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利通區溫室大棚育苗忙

2025年02月21日08:51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正在建的是寬9米、長80米的設施農業拱棚,一共130棟,預計2月底完工,3月上旬投入生產。”2月20日,吳忠市利通區高閘鎮春秋大棚建設項目負責人閆軍介紹,為打好產業提質增效“硬仗”,利通區精耕細作,在設施產業上做足文章,不斷擴規模、拓空間、增效益,合理布局設施類型、種植品種、種植模式和產業業態,規劃新增設施農業450畝,種植冷涼蔬菜9.3萬畝以上,切實推動產業的量與質雙提升。

  在古城鎮黨家河灣村的芹菜育苗大棚裡,工人覆盤、起苗、分盤、澆水的動作一氣呵成。“目前我們共孕苗50萬余株,一個月左右就可以進行定向栽植,這個芹菜苗不僅生長周期短,市場需求還特別旺盛,育一棚苗有4萬元左右的收益。”種植戶楊淑麗指著不遠處的芹菜苗說。古城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馬忠吉介紹,該鎮把設施蔬菜產業作為優化農業結構、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支柱產業來抓,通過項目支撐、群眾參與,打造集育苗、種植、銷售於一體的綠色循環農業體系。

  為抓住第一茬蔬菜苗培育關鍵期,連日來,利通區旺禾育苗中心基地內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我們育苗以茄子、辣椒、番茄、黃瓜等為主,一年有4茬。主要為咱們本地以及甘肅、陝西、內蒙古等地的設施大棚供應菜苗。”育苗中心負責人樊良軍告訴記者。

  設施農業作為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環節,郭家橋鄉逐步探索建立“企業+合作社+科技支撐+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在金水河灣農業產業園及山水溝村種植“瓦大1號”水果番茄27棚,安裝應用水肥一體化設施11套,應用蚯蚓生物循環等綠色標准化生產技術,同時引入水果黃瓜、燒烤茄子、草莓蘿卜等十余種新品種。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楊玉瑛 見習記者 彭斌)

(責編:李甜甜、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