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閩寧醫生血管隧道裡“拆炸彈”

2025年02月20日09:08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我們就像打通隧道一般,一點一點小心翼翼地掘進,患者血栓長度和手術難度是我從業近20年來第一次遇到。”2月19日,福建省腫瘤醫院腫瘤與血管介入科副主任醫師、固原市人民醫院挂職副院長胡育斌說。2月11日,胡育斌帶領腫瘤科介入治療醫師團隊在X射線“輻射攻擊”下,歷經3小時,為彭陽縣一名患者成功拆除“血管炸彈”,打通了“生命通道”。

2月10日17時許,年輕的井師傅被送到固原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經檢查診斷:左下肢深靜脈全程血栓+左髂靜脈全程閉塞+下腔靜脈部分閉塞。通俗地講,就是從左腿小腿到腎臟位置長達1米的靜脈血管嚴重堵塞,血液無法流通。“這麼長段的血栓,隨時可能脫落,一旦脫落會引發致命肺栓塞,猝死的風險極大。”當晚,醫療團隊便採取措施先將下肢堵塞的部分打通,降低生命危險系數,次日再將剩余部分打通。

11日13時,胡育斌帶領團隊開始了在“血管隧道裡‘拆炸彈’”的挑戰之旅。他們身著厚重的鉛衣,進入介入手術室。造影發現即使通過之前的藥物溶栓治療,患者左髂靜脈及下腔靜脈下段仍然有40厘米長的血栓,“血管隧道”依然被堵得嚴嚴實實。考慮繼續藥物治療無法溶通,手術團隊隻能憑借多年的經驗和介入微創醫術“摸黑前行”,在X射線的引導下,用導絲導管在“血管迷宮”中一寸寸“掘進”。

“失之毫厘,差之千裡”,隻要導絲偏差1毫米,都可能前功盡棄。“如果不將這條堵塞的血管完全打通,患者后續肯定會出現各種並發症,喪失勞動力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家裡的頂梁柱可不能就這樣倒下。”胡育斌說。

“光左髂靜脈這一段20多厘米長的血栓就進行了1個多小時手術,下腔靜脈這段10多厘米長的血栓進行了半個多小時手術。”而這半個多小時最驚心動魄,胡育斌始終頂著輻射貼身操作……最終,這場血管裡的“毫米級微雕”歷時3小時圓滿成功拆除,患者血流復通。

“射線照多了誰不怕?但患者血管通開的那瞬間,啥都值了!”術后,胡育斌笑稱自己像“穿了鉛甲的奧特曼”。這場手術讓腫瘤科醫師團隊集體進修了介入治療新技能。

近年來,在福建省腫瘤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長期幫扶下,固原市人民醫院在學科建設、診療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發展。尤其是福建專家指導開展了固原市首例上腔靜脈支架植入術、肺結節射頻消融術等新技術學習,填補了該院相關學科領域技術空白,真正實現了對口幫扶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增進了當地老百姓的健康福祉。(記者 陳永峰)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