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集團化辦學推動優質教育資源深度共享

2月8日,記者從銀川市教育局獲悉,今年,該市將集團化辦學作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一項重要舉措,將通過集團化辦學推動跨學段、跨區域、特色化縱深發展及校本教研水平整體提升,深化集團化辦學質效,加快推動新優質學校培育,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深度共享,逐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
銀川市實施集團化辦學已有十多年,全市目前組建73個教育集團覆蓋189所學校,建立28個城鄉學校共同體,結對幫扶61所農村學校,惠及2.4萬余名農村學生。今年,將打通跨學段“縱向銜接”通道,選派高中、初中、小學骨干教師開展跨學段研討交流,組織開展小初高課程銜接、思維培養、辦學經驗研討,持續激發集團化辦學活力。
“強化同學段‘橫向聯通’互動平台,建設同學段卓越學科組,以常態化、主題化、聯合化、學術化教研機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進一步擴大緊密型集團化辦學范圍,組建一批跨區域的緊密型教育集團。”銀川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斷完善互助型集團化辦學管理模式,採取“學校聯盟”“對口幫扶”等方式,推動組建教育聯盟,重點關注薄弱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
銀川市還將進一步優化委托監管型集團化辦學管理模式,深化市屬學校與被托管的縣(市、區)屬學校間教師、管理人員交流挂職。同時,在借鑒學習總校優秀辦學特色的基礎上,各分校保持相對獨立的辦學特色。並通過探索組建小初、初高銜接聯盟,建立跨學段名師資源庫,以及備課組、校區教研組、集團大教研組三級教研機制等,推動校本教研水平整體提升。
2024年,銀川市第四十二中學、銀川市寶湖中學等20所學校入選自治區級新優質學校。今年,銀川市將以城鎮優質學校為龍頭,以薄弱學校和農村小規模學校為重點,採取校長挂職鍛煉、教師輪崗交流、跟崗實踐、聯合教研等方式,加快辦好一批新優質學校。通過評估認定的新優質學校退出原有的集團化管理模式,牽頭組建新一批教育集團,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記者 焦小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