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聚焦住有宜居全面提升住房和房地產工作水平

住房問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民生問題。讓更多群眾住上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是做好住房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近日,記者從2025年全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獲悉,寧夏將聚焦住有宜居,全面提升住房和房地產工作水平,在持續推進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特別是如何挖掘更多有效需求、加快新模式構建等問題上下功夫。
在穩住房地產市場上,一方面,寧夏將挖掘新需求,繼續開展購房補貼、優惠促銷、家裝“煥新”等活動,按照3年行動計劃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城市危舊房改造、特別是加快震后鑒定為危房的改造進度,積極推行貨幣化、“房票”等安置方式,釋放新的投資和消費活力。另一方面,要建設“好房子”,推動以優質供給滿足群眾需求。要繼續用好“商轉公、組合貸、異地貸”等公積金政策,推動銀川市開展好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試點,支持更多群體“入市”購房。
“讓困難群眾住有所居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人介紹,今年將籌集建設保障性住房6000套,為3900戶居民發放租賃補貼,重點解決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等群體住房困難。同時發揮好公租房針對住房困難群體的“調節器”作用,進一步深化高效辦成申請公租房“一件事”改革,持續優化數字化申請及分配模式,確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
寧夏將結合編制各級“十五五”住房發展規劃,進一步理順“人、房、地、錢”各要素之間的聯動關系,努力實現“人人有房住、房子有人住、人人住好房”。特別是在防風險方面,要進一步優化預售資金監管制度,推進“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積極防范“爛尾項目”發生,納入保交房攻堅戰項目年內交付率達100%。
“城中村改造作為國家‘三大工程’之一,2024年至今,中央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中央預算內資金、專項債等方面都有補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從新增住房需求、改善城市面貌等大局出發,提出了‘加力推進城中村改造’的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也初步同意城中村改造配套基礎設施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的比例由50%提高到70%。”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人說,這是非常難得的機遇。前段時間,自治區印發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動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五個地級城市(市轄區)1.2萬套城中村改造任務,今年全區計劃改造6000套。各地將嚴格落實“一項目兩方案”要求,做好項目包裝和前期工作,為穩定有效投資、穩住房地產市場作貢獻。(記者 王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