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左右”怎麼看,如何干?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無前。
1月19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出爐,明確提出預期目標: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
前不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
政府工作報告分析: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和“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的承啟之年,面臨的挑戰、機遇和不確定性前所未有。
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出“5.5%左右”,該怎麼看?又如何干?
細看答卷,底氣滿滿
讀懂預期數字,先要回望過去一年的發展歷程。
2024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寧夏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市場沖擊、金融風險和自然災害等多重考驗,爬坡過坎闖難關,凝心聚力打硬仗,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各項事業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
寧夏經濟,在連續兩年高基數增長、集中償還歷史債務的情況下,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態勢: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4%,增速居全國並列第六,連續10個季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再對照數字逐個分析:一產增加值增長6.2%、居全國第四,二產增加值增長7%、居全國第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居全國第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9%、居全國第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居全國第六……
這一個個全國前列,串珠成鏈,彰顯出寧夏經濟前行的底氣:穩、進、好。
“穩”來自於政府的超前謀劃。“全國房地產行業都不景氣。但銀川早兩年就為房地產企業進行‘政策鬆綁’。2024年,更是拿出多項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自治區人大代表、銀川市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張君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感慨,“銀川房企感受到市場很冷、政策很暖!”
“進”來自於每個個體的踔厲奮發。“去年成績不錯!我們在紅寺堡區的項目,不僅投產滿產,還出現了產能不足的現象。”自治區人大代表、寧夏曉鳴農牧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曉明結合企業發展,談對政府工作報告的體會,生動形象,“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看完報告,覺得有底氣、長志氣。”
“好”來自於所有人的共同參與。“尤其是去年下半年,通過促消費,我們的汽車、家電等銷售指標都比較好。2025年,我們有信心繼續發揮‘領頭羊’作用。”自治區人大代表、銀川新華百貨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曲奎說,信心和底氣來自三個方面:一是相信促消費政策會持續加力,政策引領作用一定會得到更大發揮﹔二是企業和政府形成合力,與行業共同發力,拉動消費增長﹔三是企業會更加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務,讓更多消費者更加滿意。
一份可圈可點的寧夏答卷,勾勒出寧夏高質量發展的上揚態勢。
寧夏經濟,行穩致遠
再來看“5.5%左右”。
“這樣的目標任務,是一個跳起來摘桃子的目標,更是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我相信,目標一定能實現。”自治區人大代表、中衛市市長馬洪海說。
這個“5.5%左右”,是寧夏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的主動之為、現實之需:要緊緊抓住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疊加的歷史機遇,有效利用全國唯一全境屬於黃河流域和“三北”工程建設區的特殊區位,充分釋放十大國家級示范試驗區集於一體的比較優勢,齊心協力應變局、穩大局、開新局。
怎麼干,去實現“5.5%左右”?
報告指出:重點開展“穩增長促發展攻堅年”行動,突出打好“六個攻堅戰”,全面實現“五個新突破”。
“我們要圍繞經濟增長5.5%左右、投資增長6%以上等經濟指標的預期性、約束性目標,認真落實好‘穩增長促發展攻堅年’行動,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確保‘十四五’圓滿收官、‘十五五’順利開局。”自治區人大代表、自治區發改委主任王漢武表示。
抓項目,要全力以赴。以擴大有效投資專項行動為抓手,接續增補區市縣三級項目庫、重大項目庫、千百十億級項目庫,重點推動平煤神馬尼龍、“寧電入湘”配套新能源、現代煤化工產業綠電園區、智算中心、抽水蓄能電站等190個千百十億級項目建設,以實實在在的項目支撐投資增長。
抓消費,要多措並舉。大力實施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充分發揮好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真正讓群眾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抓產業,要精耕細作。以“六新六特六優+N”產業為重點,堅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齊頭並進,走特色化、差異化的產業發展路子,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
兩會會場裡,信心在凝聚、斗志已昂揚: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
2025年的寧夏,美好可期!
專家評
寧夏經濟長期持續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自治區政府研究室 趙方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呈現的亮點滿滿、干貨多多,有說服力的數據、很接地氣的表達,加上明確的政策導向、精准的硬招實招,既觸動人們對過去一年的回憶,更提振大家對2025年的信心。
過去一年,“百日攻堅戰”是最鮮明的注腳。為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市場沖擊、金融風險和自然災害等多重考驗,我們及時果斷開展“百日攻堅戰”,針對房地產、晶硅、奶牛、肉牛等多個特色產業遇到“寒冬”,適時推出了“清欠+降本+解難+增效”等“十項機制”構成的一整套穩增長“組合拳”,經濟發展逆勢而上,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多項重要指標增速走在全國前列,各項事業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
展望2025年,“六個攻堅戰”是最響亮的號角。“十四五”規劃即將圓滿收官,“十五五”規劃即將開啟新篇,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挑戰和機遇,我們立足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有針對性地提出投資消費穩定增長、特色優勢產業升級、重點領域改革開放、能源安全綠色發展、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市場主體提質增效等六個攻堅發力點,穴位准、藥方實、舉措新,加上一系列重大項目、產業鏈條的布局與落戶,更使我們堅信,寧夏經濟長期持續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眾志成城無堅不摧,同心同德無往不勝。藍圖已經繪就,實干贏得未來,唯有化壓力為動力、積優勢為勝勢,定能不斷書寫寧夏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記者 周一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