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武口區:用好“銀發人才”信息庫 激發“銀發頭雁”潛力

近年來,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緊密結合離退休干部特長優勢,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深入挖掘各類“銀發人才”資源,建強用好“銀發人才庫”,為寧夏高質量發展注入“銀發”力量。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強化統籌領導,搭建老干部作用發揮平台,深入基層摸排,積極整合轄區資源,制發《大武口區社區(村)離退休干部黨員結構數據統計表》《大武口區離退休干部作用發揮情況統計表》,對各部門(單位)、各行業領域的離退休干部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及時將政治素養高、專業能力好、奉獻精神強的老干部充實到“銀發人才庫”,推薦到相關崗位合理使用,為推進“銀發人才”信息庫建設奠定基礎﹔依托“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信息平台”,通過召開專題會議、登門談心走訪、“一對一”聘請等多種形式,鼓勵引導理想信念堅定、思想作風正派、身體狀況良好、甘於擔當奉獻、具有特長優勢的離退休干部自願、主動加入到“銀發人才”隊伍中來,激發人才庫“源頭活水”﹔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有針對性地開設網格化治理業務培訓和法治宣傳培訓,將“銀發人才”納入全區黨務工作者輪訓班、年度冬季輪訓班等,提高老同志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幫助化解矛盾、調處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截至目前,解決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糾紛、老年人贍養糾紛、家庭矛盾等民事糾紛700余件。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分類、分策推進,引導老干部助力基層治理。引導老干部爭做“先鋒隊”,將政治素質高、帶動能力強的離退休干部黨員融入社區治理體系,先后選派10名離退休干部黨員擔任社區黨建指導員,推選50名離退休干部黨員擔任社區網格黨支部書記、黨小組組長,252名老同志擔任樓棟長、單元長,引導老黨員在社區治理中擔任物業服務監督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等“五大員”,推動“銀發人才”融入基層治理﹔引導老干部弘揚“正能量”,充分發揮老干部經驗優勢,使老干部變身“宣講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組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黨性教育,開展愛國主義宣講15場次,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聘請“銀發人才”庫中2名老干部在區關工委任職,帶動廣大離退休干部幫助百余名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助力健康成長。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開展三項行動,引導老干部為“銀才賦能”助力。帶動“銀發人才”參與到“銀耀大武口”“賀蘭山下黨旗紅”“初心老兵”等63個“有亮點、有溫度、有意義”的社區志願服務活動中,截至目前參與600余場次﹔發揮“銀發人才”信息庫資源優勢,打造“關君‘未愛守護’”“劉更生科技體育名師”老干部工作室,成立“老劉嘚吧嘚”調解室,為社區“一老一小”、中小學生開展志願服務活動130余場次﹔持續深化“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國夢”活動,組建“翰墨書畫隊”,走進社區為居民群眾贈寫春聯500余幅。萬盛社區推行“紅色印跡”榜樣學模式,將轄區抗美援朝老革命、老黨員、老模范、支援三線建設親歷者等組建“好聲音宣講團”,用親身經歷勉勵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堅定信仰,銘記黨恩﹔依托“老干部局統一指導、各部門密切配合、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工作機制,引導老干部繼續投身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
來源: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2024年寧夏農業農村工作呈現10個亮點
- 人民網銀川1月14日電 (穆國虎 周航)1月13日,記者從寧夏召開的全區農業農村局長會議上獲悉,2024年有14項國家級示范試點落戶寧夏,29項工作在全國會議交流或被國家部委推廣,6項全國性會議活動在寧夏高質量舉辦,種業核心技術攻關等12項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寧夏農業農村工作呈現出10個亮點。 亮點一 糧食生產實現“二十一連豐”,單產水平再創新高度 寧夏堅持穩面積、提單產、降損失,全區糧食播種面積1041.3萬畝,總產385.9萬噸,超國家任務7.3萬畝、9.9萬噸﹔面積、總產、單產同比增加0.5萬畝、7.1萬噸、6.7公斤,小麥、水稻、玉米、大豆四項單產創高產示范歷史新紀錄,“寧春4號”小麥、“寧粳43號”大米分獲全國糧油博覽會“十大名優產品”雙第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