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將13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
不久前,寧夏將“試管嬰兒”費用納入醫保,這樣的利好政策讓很多“盼子心切”的小家庭看到了希望,減輕了有需求群體的經濟負擔。而這一政策落地的背后,是一個代表建議為民發聲、人大和政府高效辦理的暖心故事。
在今年召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顧潔等7名自治區人大代表提出了“關於逐步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建議”。建議提出:醫保報銷在立足“保基本”定位的基礎上,逐步將醫保能承擔的技術成熟、安全可靠、費用可控的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
早在2023年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顧潔就提出建議:“‘二孩’‘三孩’政策實行這幾年,出生人口不僅沒有上升,反而呈下降趨勢。這其中,盡管有些群眾屬於不願生,但也有不少群眾屬於‘想生卻生不了’。如能逐步對農村、低收入家庭實施輔助助孕醫保報銷制度,將大大減少因不孕不育症治療給患者家庭帶來的經濟負擔。對‘失獨家庭’實施輔助相關技術的醫療保障,可滿足其再生育的需求,能有效維護社會穩定。”
建議提出后,受到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的高度重視,今年,該建議被列為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之一。自治區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多次與顧潔代表和自治區醫保局溝通聯系,研究提出了建議督辦工作方案,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高質高效推進代表建議辦理按時完成,並會同自治區衛健委先后到銀川市婦幼保健院、寧醫大總院開展了輔助生殖技術開展、項目價格、納入醫保等方面的工作調研,准確掌握寧夏輔助生殖技術開展情況。
據了解,目前,寧夏經國家批准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機構共3家,分別為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銀川市婦幼保健院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共有專業技術人員90余人,其中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和銀川市婦幼保健院2家機構生殖中心年門診量均已達9萬人次。
針對寧夏現行的輔助生殖類價格項目存在項目拆分過細、與技術細節綁定較多等問題,自治區醫保局會同衛生健康部門通過組織專班詳細測算、廣泛征求意見、集體審議等步驟,規范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將原有30項輔助生殖項目整合為12項,將原輔助生殖項目自主定價調整為政府指導價,核定了項目價格,形成導向明確、邊界清晰、內涵科學的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9月23日,自治區醫保局印發了《關於將部分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通知》,於10月15日組織在全區范圍內實施。該通知明確提出:將“取卵術”等10個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和3個加收項目納入寧夏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同時,還新增了“不孕不育門診輔助生殖技術治療”門診慢特病病種。該病種起付標准、報銷比例遵照寧夏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特病待遇政策執行,不設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其中,職工醫保可報銷相關項目的75%,居民醫保可報銷相關項目的60%。得知這一政策落地后,顧潔表示,目前出台的這一政策,將全區所有參保群眾全部納入保障范圍,這將大大減輕群眾的經濟負擔,讓更多家庭能夠承擔做試管嬰兒的相關費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公立醫院做輔助生殖單周期(即從取卵、受精到移植入子宮一次流程)需花費3萬至5萬元,許多患者往往需要進行多個周期才能受孕成功,費用多達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將輔助生殖門診納入醫保,無疑是一項順應民心、惠及民生的好政策。“該政策出台后,將進一步優化寧夏生育支持政策,減輕參保群眾相關生育醫療費用負擔,隨著政策的實施,將會有更多的家庭受益,享受到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有助於提高生育率,促進人口結構的優化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自治區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說。(記者 尚陵彬 賀紫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