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晚期尖底瓶:一個支點的秘密
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形狀與甲骨文“酉”字的字形高度相似。
【前世】
說起我退休的日子,粗略計算,已經是4000多年前的事情。
我是一枚尖底瓶,來自仰韶文化晚期,這個名字是現在的主人給我起的。我出生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那時我的主要“工作”是作為容器取水。而現在,我到了一個叫做寧夏博物館的新工作單位,屬於“退休返聘再就業”,主要負責的“工作”是,當文物。
【今生】
尖底瓶出土於隆德縣鳳嶺鄉,身形高50厘米,尖圓底,外表裝飾細繩紋。許多人第一次看到我時,都疑惑於這個搖搖晃晃的身材不怕摔碎嗎?其實,尖底瓶之所以設計成這樣,可是很有講究的。
古時候的人們在使用尖底瓶時,會在瓶頸處牢固系上繩子,汲水時,將空的尖底瓶放入水中,瓶則自動傾倒。裝滿水后,瓶口因重力作用會自然向上,尖底瓶又恢復平衡,使得汲水十分方便省力。這種器具的出現,表明我國原始居民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懂得了重心的相對位置與浮體穩定性的關系這一力學原理,並運用制成便於使用的器具。因此,仰韶時期出土的尖底瓶通常被認為是用來取水用的器皿。
然而,部分研究人員在用尖底瓶做實際的取水模擬實驗時發現,將部分尖底瓶放入水中后,不僅沒有出現“水滿后自動直立”的效果,相反,瓶子在進入后,反而會倒立,因此,學術界一直對尖底瓶汲水的作用持保留態度。
寧夏博物館研究部工作人員魏亞麗介紹,為了研究尖底瓶更加准確的作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美國斯坦福大學、西北大學的科研人員對仰韶村遺址尖底瓶殘留物進行了科學分析,科研人員對河南澠池仰韶村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出土的八個尖底瓶的殘留物(距今5000年至6000年)進行了初步分析,發現尖底瓶底部的殘留物很可能是以黍、粟、水稻、薏苡、野生小麥族和塊根類植物為原料制作的發酵酒。
同時,通過對甲骨文的進一步研究,也發現尖底瓶似乎與酒有著某種聯系。在《說文解字》中,對“酉”的解釋是“八月黍成,可為酎酒”。甲骨文后期才將“酉”寫作“酒”,甚至在金文時代,仍有一體將“酒”寫作“酉”。如果將甲骨文當中“酉”字的形狀與尖底瓶相比較,不難發現,甲骨文“酉”字的字形與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形狀高度相似。
在甲骨文的記錄中,隻記載了兩種與酒有關的文字,即“酒”和“醴”。前者是用發霉的谷物進行發酵的酒,而后者則是用發芽的谷物釀造而成。這兩種釀造工藝在仰韶村遺址的尖底瓶殘留物中均有發現,這項研究為新石器仰韶文化中心區域糧食酒的釀造提供了直接的考古証據,尖底瓶作為釀酒器的功能,也得到了進一步証實。
直到今天,關於尖底瓶的作用考古界依然存在著很多不同的意見,但是無論結果如何,它都表現出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積澱。(記者 劉 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