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銀川綜保區:為寧夏打開鏈接世界的門

2024年10月23日10:29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對外開放,讓寧夏人走向了世界,也讓世界看到了寧夏。

“買賣全球!”伴隨著積蓄已久的動能被激活,寧夏亟需一個對外開放的重要“試驗田”和重要“窗口”。

2012年9月,國務院批准在寧夏建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並批准設立銀川綜合保稅區。

“綜合保稅區,是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10月22日,銀川綜保區管委會負責人用“四個最”作出解釋。綜合保稅區,是發展外向型產業的載體,“境內關外”待遇讓區內企業可享受到比區外更多的優惠政策,從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大大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

2013年封關運營至今,銀川綜保區已累計完成進出口貿易額745.85億元,佔全區進出口總額的29.9%。

一個佔地面積隻有4平方公裡的綜保區,如何貢獻全區近三成進出口貿易額?10月21日,記者走進銀川綜保區,探訪這裡如何為寧夏打開鏈接世界的門。

強產興業當何為

韓國辣根市場,一家來自寧夏的企業佔據其半壁江山。

“今年前8個月,我們已經完成貿易額超1000萬美元,土豆、洋蔥、辣根等脫水產品,銷往東南亞市場。”寧夏銀冠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紅兵帶著記者在周轉倉內,近距離查看一袋袋白色、紅色顆粒狀脫水冷涼蔬菜。

李紅兵深耕脫水蔬菜市場多年,看中綜保區的好政策,2023年5月決定成立寧夏銀冠食品有限公司,入駐銀川綜保區。當年10月30日,企業進行試生產運營,成為當年招商、當年落地、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的“典型樣本”。

目前,銀冠食品已經成為寧夏冷涼蔬菜出口量最大的企業。在銀川綜保區,除銀冠食品外,養生罐罐茶加工項目和伊曼枸杞干果加工項目也即將投產,綠色食品加工產業已具雛形。

這兩天,寧夏君海油脂有限公司的17個集裝箱440多噸的亞麻籽陸續抵達,待海關查驗后,企業就可以將亞麻籽進行精深加工。 “利用綜保區的保稅加工功能,我們進口原材料不需要繳稅,加工后進入國內市場,每年可以幫助企業節約不少成本。”寧夏君海油脂有限公司負責人馬聖倫說,企業已成功對接哈薩克斯坦亞麻籽原料市場。

在銀川綜保區,亞麻籽產業規模初顯。目前,園區內君海油脂、銀瀚生物、豐祺瑞3家代表性亞麻籽企業,開展篩選加工、倉儲集散、物流分撥等業務,生產加工規模近12萬噸,三季度進出口貿易額超1.32億元。

一批外向型出口企業,正從一枝獨秀走向“雁陣”壯大,成為寧夏外貿發展的“新引擎”。

試點創新怎破局

外貿產業供應鏈長,生產、流通、結算環環相扣﹔對於寧夏外貿企業來說,還需面對原材料、市場兩頭在外的現實。但是今年1—9月,銀川綜保區保稅物流進出口值為9.02億元,同比增長16.09%,佔同期進出口總值的49.59%﹔加工貿易進出口值為9.09億元,同比增長460.04%,佔同期進出口總值的49.97%。

作為綜保區,如何破局先行先試,做好“保稅+”文章,讓產業興旺?

“企業面臨需求端和供給端的‘雙向擠壓’,產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不足。作為綜保區,就要幫助外貿企業突破瓶頸,實現‘兩條腿走路’。”銀川綜保區管委會副主任呂文亮說。

怎樣最大限度發揮綜保區作用,讓企業應享盡享政策紅利?銀川綜保區通關服務中心副總經理馬麗給記者舉了兩個例子。

一個是亞麻籽產業。在亞麻籽企業進駐園區后,綜保區積極爭取海關支持,獲海關總署批復銀川綜保區全國首創、先行先試的“進境亞麻籽非指定加工檢驗檢疫監管模式”的“金字招牌”。企業進口亞麻籽無需定點倉儲加工,企業成本有效降低,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該模式目前也作為創新成果在全國各地海關監管區推廣。

一個是“一票多車”輔助系統。企業進口貨物尺寸較大,採用多輛重型廂式貨車進行運輸。以往需要等全部車輛到齊后才能進出綜保區,運輸成本高,還可能出現原材料已經運到了綜保區門口卻送不到公司的情況。銀川綜保區創建“一票多車”輔助系統,通過優化業務流程,實現整報分送、單車進出,即此類一票報關單下綁定多輛貨車的貨物,不再需要將所有車輛集中運進運出,實現大宗貨物快速通關,有效降低企業通關成本。

“隻要企業提出問題,我們就全力以赴、想方設法解決。”馬麗說。

為更好服務企業發展,銀川綜保區成立銀川綜合保稅區銀保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設立通關服務中心,充分發揮綜保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和區位優勢,向企業提供7×24小時即時通關全天“不打烊”服務。

為精准對接企業需求,今年以來,銀川綜保區瞄准全區512家外貿企業,帶政策上門送服務入企業,邀業務進園區。對於大型重點外貿企業設立專班服務,探索創新“原產地種植+綜保區通關”新模式。同時,積極爭取蒙牛臨港鐵路專用線綜保區段一體規劃、同步實施,補齊鐵路運輸短板。與銀川河東國際機場簽署“區港一體化”合作協議,開辟“綠色貨運通道”,與新百集團簽署“無水港多式聯運”合作協議,開展國際、國內多式聯運,全面提高寧夏區內、區內與區外物流交互水平。

“政策好,離機場近。”寧夏銳芯科技有限公司因此被吸引而來。今年,這家企業的半導體電子芯片加工出口業務量達到200億個,遠銷20多個國家及供應鏈,成為銀川綜保區電子信息產業布局的重要一環。“一期二期項目全部投產,銀川綜保區的支持讓我們有信心去撬動更大的國際市場。”該公司總經理李繼對未來充滿信心。

今年1—9月,銀川綜保區實現進出口總額18.19億元,同比增長7%。“我們要繼續下好‘先行先試’先手棋,精耕細作綜保區這塊‘試驗田’。”銀川綜保區管委會負責人說,將全力打好“百日攻堅戰”,繼續在這4平方公裡的“方寸地”上做出“大文章”。(記者 周一青 楊娟 王雨婷 王曉龍)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