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鹽池縣柔性引才提升科研水平

2024年09月02日10:27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8月26日,走進鹽池縣沙泉灣荒漠化綜合治理示范區,“結皮技術可以在土壤表面形成保護層,防止風蝕和水分蒸發,改善土壤結構,菌劑技術提升土壤肥力,促進植物生長。兩者結合可加速生態恢復。”北京林業大學寧夏鹽池毛烏素沙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宣瑞智告訴記者,通過校地合作,目前已形成沙漠化土地綜合整治、半荒漠地區抗逆樹種選育等18項科研成果,全縣累計完成防沙治沙157萬畝。

  近年來,鹽池縣通過柔性引才開展學科培育、技術服務、科研攻關等工作,不斷探索“人才+”模式,統籌資源聯合發力,以“人才首位”點燃高質量發展智力引擎。在鹽池縣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下,400多名北林師生勇闖治理“無人區”,依托鹽池縣生態站開展科學研究,47名博士生、109名碩士生在鹽池完成實驗課題,為全國生態修復、土地優化治理提供了智力支撐。

  在鹽池縣科技局四墩試驗研究基地,寧夏大學林草學院研究生韓翠與同學們正在進行野外試驗。“我們開展植被群落特征調查與樣品採集工作,主要調查各樣方內的植物種類、頻度、密度、高度和蓋度等。”韓翠表示,植被調查結束后,她們將收集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帶回實驗室處理並進行指標測定。

  鹽池縣科技局四墩子試驗研究基地採取“高校、科研院所+基地”合作模式引進和培養人才,先后建立“鹽池北部荒漠草原寧夏回族自治區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寧夏回族自治區草牧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飼草高效生產模式創新重點實驗室基地”3個平台,搭建了人才交流合作基礎。

  目前,鹽池縣先后打造鹽池灘羊產業研究院、全國天然石膏研究中心等多個產才融合基地等,幫助企業引進專業人才110余人。先后與北京大學、寧夏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簽訂校地(企)合作有關協議,柔性引進教育、醫療衛生領域短板弱項及重點特色產業方面專家人才130余人,為推動產業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我們與上海交通大學低溫研究測試中心、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上海阿波羅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建設全球第三套、國內首套依托LNG工廠建設的具有安全性高、綠色環保的大型低溫泵閥測試平台,以及BOG膜分離+變壓吸附常溫提取高純氦氣科研中試項目,可成功提取99.999%高純氦氣。”寧夏天利豐能源利用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兵介紹,公司科研攻關項目的成功實施有效解決國內大型低溫泵閥、低溫換熱器、高純氦氣提取的關鍵技術瓶頸的突破,打破國外對相關技術壟斷。

  鹽池縣聚焦重點難點幫帶破題,充分發揮專家和科研團隊優勢,先后培養本土人才85余名,解決產業發展技術難題50余個,推動成果轉化10余項。通過引進人才發揮紐帶作用,先后簽訂各類合作框架協議13項,累計培訓各類人才7600余人次,助力鹽池縣資源領域、產業基礎、戰略目標實現高質高效發展。(記者 張曉慧)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