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乘雲而起”競速數字經濟新賽道
一秒鐘在互聯網上可以干什麼?
發送一條即時消息,打開一個網頁,刷新一條短視頻或是獲取新聞信息,這些都離不開數據算力。目前,算力已經像水、電一樣,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正以一種新的生產力形式,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在“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搶抓機遇,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成為各地的“必答題”。在國家戰略引領下,寧夏立足自身優勢,搶佔數字經濟關鍵賽道,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以數實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高質量發展關鍵增量。
(一)
騰格裡沙漠南緣,中衛市北郊數據中心機房裡,一排排服務器微微作響,密密麻麻的硬盤不斷閃爍著綠色微光。巡軌機器人沿既定軌道來回運轉,將各服務器運行情況及時傳入終端,實時顯示在監測屏幕上。這是中衛市“東數西算”工程最新的應用場景。全年平均氣溫8.8攝氏度,這一溫度的指針,正指向了特定產業的發展熱度,讓寧夏成為全國最適宜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的一類地區。
如果說存儲的數據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底座,那麼作為新型生產力,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驅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算力,無疑就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底座。如何夯實數字經濟的底座?答案是:苦練內功。
苦練內功讓發展內在有力量,讓發展決心更篤定。
寧夏先后出台數字寧夏“1244+N”行動計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寧夏樞紐建設、數字經濟發展、中衛數據集群建設、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等規劃和實施方案,初步構建了推進樞紐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出台寧夏樞紐建設“32條”、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18條”等政策,從能源保障、項目支持、財政補助、人才引進等方面為數字經濟保駕護航。
圍繞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寧夏樞紐建設,數據中心建設加速推進。截至目前,建成9個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在建數據中心18個,標准機架數9.62萬架。智算、超算與通算並駕齊驅發展,建成全國“萬卡級”智算基地,智算卡達8萬張以上,算力供給加快增長。 目前,寧夏已開通銀川和中衛兩個出省方向,出省總帶寬21T,與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實現直連,與全國90%以上地區光纖直連傳輸時延控制在8至20毫秒以內,可滿足全國95%以上算力需求。“雙中心”地位明顯提升,第一增長極作用初步顯現。
加強數據“聚、通、用”,推動社會“治理”逐步邁向“智理”。寧夏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步伐,已建立起全區統一的政務雲和覆蓋全省域的電子政務外網。自治區政務數據平台及五大基礎數據庫、九大主題數據庫加快部署實施,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逐步形成。
以數據賦能為動力,強力推進審批、監管等6個領域系統打通融合,2023年以來,國家部委55個、自治區53個審批系統已全部實現對接,33個自治區監管系統實現了統一入口、單點登錄,寧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系統已與人民調解、社區警務、法院訴前調解、智慧消防等多個治理類系統打通連接,實現全區矛盾糾紛一網歸集、多元化解,逐步破解了基層和群眾反映多年的系統壁壘、重復錄入等難題。
(二)
寧夏不斷推進產業數字化,實施“數字+產業”倍增行動計劃,建成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162家,全區上雲企業達2000家,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59.4%。
在寧夏巨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人一套套嫻熟、流暢的操作把工業智能制造的靈巧精細演繹得淋漓盡致。該公司採用“機器人”對下線產品進行“健康體檢”的場景讓人震撼……與傳統制造業相比,集光學、機械、電子、計算、軟件等技術於一體的“機器人”,通過智能控制“大腦”自主決策,代替人工完成各種鑄件表面瑕疵檢測任務,檢測質量更高效更精准更可靠。
由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牽頭的“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並建成國內首例百萬噸級烯烴生產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在寧夏中環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4.0智慧工廠,集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於一體,是國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金剛線切片制造基地……
“乘雲而起”,寧夏實施數字賦能計劃,推動高端裝備等10條產業鏈數字化升級,帶動2600家中小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制造裝備、新材料等諸多領域的企業均已借“數”轉型,先進制造業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創新,正給傳統制造業注入新活力。
向新而動,蓄能未來。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被認為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陣地。寧夏立足自身發展優勢,競逐發展新賽道。寧夏通過不斷創新,加快人工智能布局,搶佔未來發展先機。建成全國首個芯片適配基地,首批完成沐曦、華為、摩爾線程、天數智芯等4款國產AI芯片與多款大模型的交叉適配。人工智能產品開發、推理訓練、應用推廣實現突破,九天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16個大模型在寧夏落地訓練。
“高”是增量的文章,“新”就是對存量的激活,通過不斷創新,發揮數字化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引領數字經濟的發展。當下,寧夏正積極探索“大數據+”行業應用,推動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與水利、供銷、交通、醫療、教育等多行業多維度、多場景的應用。
未來已來,寧夏有“數”。(記者 趙 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