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讓218歲古榆樹“老有所依”

2024年06月08日07:55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村裡有一棵一二百年的古榆樹,現在無保護設施,病虫危害、樹皮脫落、樹干空洞,生長環境堪憂。”近日,靈武市人民檢察院收到一名志願者的留言,希望檢察機關能幫助古樹存活下去。

  收到問題,靈武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立即行動。

  靈武市古樹名木資源豐富,全市共計12科17種17950株,其中靈武棗博園古棗樹群、東塔鎮果園村古棗樹群等4處百年以上的古樹群,是寧夏乃至西北地區僅存的樹木“活化石群”。志願者留言所說的古榆樹位於靈武市馬家灘鎮楊家圈灣村,1806年栽植,樹齡218年。檢察官現場查看發現,該樹主根裸露,原主枝全部枯死,樹體偏冠殘缺,新梢有一定的生長能力。

  這顆古樹因無人保護而瀕臨死亡,那麼其他古樹呢?

  靈武市人民檢察院開展了“古樹名木資源保護”公益訴訟專項檢察監督活動,全面走訪調查轄區古樹名木,發現部分古樹名木存在無人管護、未劃定保護范圍、無保護標牌和保護設施、病虫危害、樹體中空等問題。

  5月31日,靈武市人民檢察院邀請人民監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召開公益訴訟公開聽証會。

  聽証會上,承辦檢察官介紹調查事實、說明法律依據和職責劃分等,並邀請轄區林業部門、鄉鎮政府說明古樹被破壞原因、已經採取的措施等。聽証會代表充分了解案件情況后,支持檢察機關向主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

  6月5日,靈武市人民檢察院根據聽証情況,依法制作檢察建議書,向相關行政部門公開宣告送達,要求相關部門針對古樹保護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評估,採取專業化保護措施消除影響古樹生長的安全問題。

  “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古樹名木的巡查力度,劃定保護范圍,設置規范必要的保護設施,並對轄區內所有古樹名木實施動態管理,做到‘一樹一護’,為古樹名木提供專業化、個性化保護措施。”靈武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馬瑞說。

  靈武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按照檢察建議的要求,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迅速整改。

  “靈武市檢察院通過‘公益訴訟+公開聽証+宣告送達’的形式,將持續跟進監督,為古樹名木撐起司法‘保護傘’,守護好古樹名木‘歷史年輪’。”馬瑞說。(記者 楊 超)

(責編:梁宏鑫、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