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與時代同向鍛造敢為有為思政課教師隊伍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4月20日,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獲悉,近年來寧夏聚焦上好鑄魂育人關鍵課,全區22所高校紛紛搭建平台開講“大思政課”,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錘煉思政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與時代同向鍛造出一支敢為有為思政課教師隊伍。
“大思政課”怎麼講?寧夏師范學院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挖掘六盤山及周邊地區紅色資源,形成特色鮮明的“66691”紅色文化特色思政課育人模式,即6個特色教學專題、6條紅色研學線路、6種創新育人方式、9個現場教學、1個仿真實踐教學中心。“我們還創新思政課評價體系,重視過程性評價,對於學生在平台上學習的每一個階段和每一項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增強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獲得感。”寧夏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馬文多說。
爭做新時代鑄魂育人的“大先生”,寧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同樣不遺余力。該校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主任王莉表示,進入新時代,寧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充分發揮名師引領作用,把思政大課堂和小課堂結合起來,成立“啟智陽光”工作坊、凌雲黨史宣講團,組織了校級微電影、大學生講思政課、大學生思政課筆記大賽等一系列活動,用藝術形式生動闡述思政課的精神內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肩負的時代使命和歷史責任。
近年來,寧夏各高校思政課教師紛紛抓有效載體、關鍵群體,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思政課教師的家國情懷,體現在主動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這已成為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的共識。他們堅持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師生,上好“大思政課”:開展思政宣講進校園活動,先后邀請全國“七一勛章”獲得者王蘭花、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寧夏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工會主席黃成、吳忠市優秀退役軍人蔡國等多位先進模范人物來校宣講,通過先進模范的言傳身教、現身說法,持續打造“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等愛國主義教育品牌,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大學生成長成才。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向“新”而行,開展全學段思政課虛擬仿真實踐課程。“虛擬仿真實驗中心集合了虛擬現實、多媒體、人機交互等技術,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紀念館、長征系列紀念館、抗日戰爭紀念館等40余個虛擬展館。”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主任李端表示,在思政課沉浸式體驗教學中,教師把知識內核注入虛擬仿真教學中,形成一套扎實的內容體系,春風細雨般把道理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不斷推進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創新。對此,2023級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馬國良感觸頗深:“帶上VR眼鏡后,我們可以‘站在’嘉興南湖的紅船旁,感受當年中共一大代表開會時的場景﹔可以模擬‘穿越’紅軍長征的雪山,體驗那場驚心動魄的遠征﹔還可以‘置身’會寧紅軍會師舊址,感受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的偉大壯舉。這樣的思政課觸動心靈,讓我們願學愛學。”
據悉,寧夏高校思政課教師將以固原市第二中學和固原市弘文中學“徒步祭英烈”為“行走中的思政課”示范模式,運用學生喜愛並接受的話語體系、方式方法和平台載體,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在“大思政課”實踐育人、數字賦能思政課建設、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等工作中,形成寧夏經驗、打造亮麗名片,點亮思政課堂、打好成長底色。 (記者 高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