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奇“技”在舞台綻放
憑借肢體力量搭起多層“人梯”,時而“一字馬”,時而后空翻,一個個高難度動作,驚險刺激。
老師指導小演員們進行倒立頂技。
每一個雜技演員心裡,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執著。
演員們在排練廳進行訓練。
小演員們在社區表演雜技《雙人鑽桶》。
訓練之余,老師教授孩子們文化知識。
寧夏演藝集團雜技團“文化大篷車·送戲下鄉”惠民文藝演出活動吸引了很多居民前來觀看。
大型原創雜技劇《山水相依》演出現場。
“演出的服裝和道具都裝好,家伙兒都帶齊全,咱們就出發。”4月8日,寧夏演藝集團雜技團團長肖義樂,正招呼小演員們上車。“今天我們要去銀川恆大名都西區為社區居民‘送戲’,大家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小演員們一個個熱情高漲,稚嫩的臉上充滿了快樂和自信。
在寧夏,說到雜技團,不得不提及寧夏演藝集團雜技團。為加快寧夏文化事業的改革發展,拓展國際演出市場,完善寧夏的藝術種類,2012年12月,寧夏演藝集團雜技團有限公司組建成立,目前全團共有演職人員46人,最大的25歲,最小的10歲。
作為雜技團團長,肖義樂不斷從發展的角度培養新人。“雜技可以提高孩子的承受力、爆發力、柔韌性和靈敏度,讓孩子們鍛造吃苦耐勞的品格、不畏艱險的意志和相互幫助的團隊精神。我們在訓練小演員身體技巧的同時,也注重他們文化課的學習,讓他們在未來發展中,能更好地講述寧夏雜技故事,傳承雜技精神,感悟雜技文化魅力。”肖義樂說。
隨著社會發展,百姓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雜技和許多傳統藝術一樣,有輝煌,也有艱難。近年來,為了讓寧夏雜技團能乘著時代的春風煥發新的生機,肖義樂跑遍全國多個雜技院團,吸納百家之長。他發現,文化內涵才是核心。“雜技歷史悠久,我們要結合現代技術,把文化當作內核,將音樂、燈光、舞美、服飾、道具,每一個環節與時俱進的創新運用,這樣才能催生新的作品。”2023年,肖義樂和團裡的新老藝術家們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指引,以賀蘭山生態為背景,結合賀蘭山、葡萄酒庄園等特色產業,借用科技手段,推出大型原創雜技劇《山水相依》。每次演出結束后,肖義樂和其他老師會根據演出過程中觀眾的反應程度和后續的反饋調整節目質量,力求做到完美。2024年1月,雜技劇《山水相依》提升改版后,在寧夏人民劇院演出,並於2月至3月赴全國多個省市進行巡演,獲得一致好評。
近年來,寧夏演藝集團雜技團在全國各大城市巡回演出,並應邀赴新加坡、印度、越南、突尼斯等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演出,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與各國人民的友好情誼,作出了積極貢獻。一次次的對外交流,讓雜技團演員們眼界更加開闊,但也讓他們明白,隨著文化的繁榮發展,雜技演員不僅要能吃苦,更要勤動腦,願意摸索和創新,這份事業才能源遠流長。
2024年,寧夏演藝集團雜技團將赴全區各地進行“送戲下鄉”惠民文藝演出80場,讓文化惠民、服務百姓落到實處的同時,繼續深入挖掘雜技資源,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出更多深受人民喜愛的雜技藝術精品,結合時代特色和人民所好,探索和打造出更多“雜技+”產業,實現雜技資源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用雜技語言向世界講好寧夏故事,傳播好寧夏聲音作出貢獻。(記者 左鳴遠 見習記者 馬賽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