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9位“土專家” 春天在“種”啥

2024年04月16日10:26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田進財

寇永新

汪立明

王 健

張千山

王 剛

趙彥吉

馬繼明

陳立軍

4月11日,西吉縣吉強鎮袁河村,從海原縣關庄鄉匆匆趕來的小伙子掀開了張千山家的門帘。“動力輸出外軸斷了,西吉、固原都找不到配件,你先給想個法子,對付著用兩天,拖拉機‘趴’在地裡,急人哩。”小伙子說。

54歲的張千山是遠近聞名的農機修理能手,服務半徑200公裡,最遠覆蓋到了甘肅省天水市。求助的小伙並不懂行,張千山打開手機視頻通話,給小伙在家委托的工匠具體講解焊接操作。剛把這個問題解決了,西吉縣王民鄉的一位村民又發來視頻,請張千山聽聽拖拉機的聲音,辨別“病症”。1分鐘后,張千山根據聲音判斷:“發動機的問題應該很嚴重了,先別用了,我明天去你那裡修。”

在涇源縣大灣鄉,58歲的馬繼明望著大貨車陷入沉思。他身旁放著3個包裝好的多功能單鏵翻轉犁,一個准備發往青海,另外兩個發往甘肅。這一產品是馬繼明多年的心血,第一代和第二代都沒有進行批量生產。1996年,他研發出第三代產品,委托當時的固原地區拖拉機配件廠附屬工廠生產。2000年,第四代產品問世后,馬繼明決定自己干,開始辦小作坊。如今,當年的小作坊已發展成為佔地面積1300平方米,擁有炮塔機、轉銑機、數控機床等機器的流水線車間,年生產5000個翻轉犁,銷往全國各地。眼下,馬繼明思考的是,今年要不要推出第五代產品,什麼時候推出最合適?

一場雨后,海原縣賈塘鄉王塘村山花綻放。在8000畝小雜糧基地的低窪處,田進財欣喜地發現了積水,他很高興。2018年以前,田進財在王塘村養殖肉牛。2018年,海原縣開展小雜糧綠色高質量高效行動,田進財開始進軍小雜糧產業,引進優質的“張雜谷”系列、晉谷系列。小雜糧蘊藏大產業,6年過去了,48歲的田進財已創辦起一家集種植、加工、銷售、養殖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企業,帶動鄉親們增收致富。單說銷售,2023年,他賣出去了320噸小黃米,全部銷往華潤萬家超市和蘇果超市門下的2600個店面。這兩天,他又有了新計劃:“今年要進入台灣市場,正在申辦相關許可証件。”

在吳忠市利通區高閘鎮高閘村,整齊劃一的高標准農田裡,拖拉機正在播種青貯玉米。41歲的陳立軍左手拿著卷尺,右手慢慢刨開表層土壤,刨到玉米粒后,他用卷尺測量了玉米粒埋藏深度。“6厘米左右,這個墒情剛好。”一邊說一邊再把玉米粒埋回去。旁邊,玉米地的主人李建國笑著說:“我信呢,要不然,這2000畝地我哪敢放心托管給你四五年啊。”陳立軍望著遠處正在工作的兩台拖拉機說:“吳杰家6000畝青貯玉米、900畝苜蓿也托管了5年了,大家合作得很愉快。”作為利通區最大的農機社會化服務提供者,陳立軍的服務面積已超過3萬畝。今年,他打算增加服務內容,在高閘鎮或者馬蓮渠鄉建設一家水肥一體化工廠。

在鹽池縣王樂井鄉石山子村,49歲的趙彥吉決定拿出5畝地進行覆膜試驗。提前10天覆膜播種糯玉米,是為了錯開飼料玉米的花期,避免相互雜交導致品質下降。趙彥吉有2000畝玉米地,這只是“小兒科”,他還服務著10萬畝玉米地,服務范圍除了鹽池縣,還包括吳忠市紅寺堡區、內蒙古鄂托克前旗等。此外,他的拿手本領是“檸條粉”。鹽池產檸條,每過三四年就能收割一茬。趙彥吉擁有4000平方米的檸條加工車間,每年能生產2000噸檸條粉。今年,他的事業將開新篇,以玉米、檸條粉等為主要原料的牛羊飼料將在山窩窩裡誕生。

靈武市白土崗鄉去往馬家灘鎮方向有一片高坡,是當地規劃的養殖園區。55歲的汪立明的兩個肉牛養殖園區就在這裡,園區佔地面積240畝,年存欄量5000頭,年產值達8000萬元。在精飼料廠區,工人合上電閘,粉碎機開始工作,出料口下方是裝載機碩大的鏟斗。5分鐘后,鏟斗裝滿,裝載機轟隆隆地駛向百米開外的預混區。精料和草料混合后,拖拉機又開過來,把飼料運往百米之外的牛舍——整個過程,工人都在操作機械,用不著肩挑背磨。

汪立明的“大本營”在40公裡之外的靈武市梧桐樹鄉,擁有大型現代化農業機械152台(套),種植7萬畝土地。汪立明的“技術經”是這樣的:農田所產轉化成了牛羊飼料,牛羊糞便又作為有機肥反哺農田。綠色種養的市場價值體現為綠色稻米和高品質肉牛。最近幾天,汪立明在甘肅武威、內蒙古赤峰轉了轉,他需要訂購2000多頭小牛,因為馬上要再建一個養殖園區。

王剛是靈武農場子弟。2010年,36歲的他發現了植保行業的機遇。傳統植保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每人背一個噴霧器,沿著庄稼地噴洒,效率低還費勁。王剛聯合50人成立了一個合作社,湊了38萬元,購買了靈武第一批植保機械。“當年,合作社就承攬了4.5萬畝的活。”發展植保機械,王剛沿著這個思路繼續前進。2016年,他又引進了更先進的無人機,成立了無人機飛防小組,當年服務面積超過14萬畝。“追逐新科技、推廣新技術、讓農民更輕鬆、讓農業煥發新活力。”是王剛給自己事業的定位。走進王剛在靈武市梧桐樹鄉沙壩頭村的生產基地,工人正在改造傳統機械,在笨重的鐵砣砣上安裝傳感器和操控屏,把淘汰的插秧機改造成了大豆、玉米帶狀復種機。今年,王剛准備測試一項新科技:德國巴斯夫的水稻全降解覆膜技術。“據說用水量能降40%,如果能大面積推廣,前途無量。”王剛說。

31歲的靈武人王健是9位“土專家”中年齡最小的。2018年,他承包了靈武市郝家橋鎮吳家湖村4200畝土地。為了購置農機,他發動親朋好友貸款﹔為了搶時間,他連天開著拖拉機下地。6年之后,耕耘的土地達到了4.2萬畝,其中1.6萬畝是流轉地,2.6萬畝是托管地。今年,王健將迎來兩大機遇。他按照綠色有機標准生產出來的大米剛剛獲得綠色認証,正在進行市場布局﹔他和河北農科院簽訂了合作協議,今年要試生產玉米飲料。“不是玉米糊糊,是像茶的飲料,市場上還沒有哩。”王健顯得有些興奮。

4月12日,石嘴山市惠農區紅果子鎮,47歲的寇永新正在測試植保無人機,小麥已經蔥蘢成一片,玉米已經播種,無人機很快就要派上用場。2021年,他嘗試購買第一架T30無人機做植保,沒想到除了給自己種的1700畝玉米和小麥噴藥外,還接到鄉親們的訂單。兩年內,他又購買了8架無人機,服務面積逐年增加。這兩年,寇永新托管的土地面積超過了6000畝。“我這是家庭農場,並不是合作社,個人能力有限,不敢盲目增加面積,今年准備把重點放在提高單產上。”寇永新說。(記者 閔 良)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