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的“第三隻眼”

1月30日上午,沙坡頭區全民健身中心球館,中衛市沙坡頭區第七屆農民籃球爭霸賽正在激烈角逐。
場上,比賽進行到第三節,32比19的比分咬了很長時間。落后的柔遠鎮隊耐心尋找機會,一次快攻中,7號手起刀落,投入一記3分球,懸念又起。
下一回合,濱河鎮隊利用身高優勢,籃下造成犯規,兩個罰籃穩穩罰中后,分差又來到12分。
“這兩個回合的較量,就是兩個隊技術特點的最好說明,一個隊快速靈活,一個隊高大穩健,矛與盾交鋒,到底誰更強,我們拭目以待!”場下,賽事MC馬如林渾厚的解說通過麥克風,傳到觀眾耳中。
籃球比賽中,MC是指麥克風控制者,主要負責掌控比賽的流程,通過解說和互動來烘托比賽氛圍。除了播報比賽信息,還要與其他參與者和觀眾進行交流,增強比賽觀賞性和互動性。
“我就是來搞氣氛的!”採訪中,馬如林呵呵笑道。旁邊的工作人員說:“馬老師可不簡單,在西北民間籃球界名氣大著哩!”
據寧夏籃球聯合會工作人員介紹,寧夏“村BA”賽事始於2004年,僅2018年,就舉辦了1017場同級別賽事,堪稱“天天有比賽,村村有球隊,家家有球員”。打小熱愛籃球運動的馬如林,常出現在這些賽事當中。
說起馬如林的MC之路,源自於一場“失敗”的農民籃球賽。
多年前的一場球賽中,馬如林聽到了一場“不太好”的解說,“解說很不專業,也調動不起現場氣氛,場子慢慢涼了下來。我聽著不舒服,就情不自禁接過話筒,解說起來。”多年的賽事積累,在那一刻釋放出來,球員特點、賽事背景、籃球常識等話語通過話筒傳達給觀眾,賽場氣氛馬上熱了,身邊的人對他說:“解說得真好,你應該早點上來。”
自此,馬如林成為農民籃球爭霸賽上被頻繁邀請的嘉賓,他也成為寧夏“村BA”發展的見証者。不久后,馬如林入手了一款便攜式音箱,“有些主辦方沒有安排設備,自己有了音箱更方便,這也是我做MC的第一筆投資。”
目前,馬如林已經是寧夏籃球聯合會指定官方比賽MC。在寧夏、內蒙古、青海、陝西、甘肅等省區,馬如林已經解說過包括WCBA聯賽季前賽、“一帶一路”四國男子籃球邀請賽在內的多場賽事。
說起寧夏“村BA”的變化,馬如林認為,除了場地從露天轉戰到場館之外,參與群體更加廣泛,“以前都是農民自娛自樂,現在隨著官方的介入、直播的興起,水平越來越高,吸引了一大批返鄉打工者、大學生加入,甚至邀請到國內外的職業球員參加。”
就拿眼前正在舉辦的這場“村BA”來說,比賽分為海選、預選、決賽3個階段,進入預選賽的隻有8支隊伍。而在之前的海選賽中,沙坡頭區11個鄉鎮都報名參加,參賽球隊達到70多支,僅永康鎮永新村一個村,就組建了30多個球隊!“我們都沒有想到,盛況空前!”沙坡頭區旅游和文化體育廣電局工作人員萬玉鳳感嘆不已。
作為參與者、觀眾之外的“第三隻眼”,馬如林也將繼續他鐘愛的MC事業,讓蓬勃發展的“村BA”給觀賽者帶來更豐富的視聽享受。(記者 陳 郁 王 猛 左鳴遠 王文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