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寧夏持續推動完整社區、未來社區試點提質擴面

2024年01月25日10:09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自治區人大代表、固原市原州區南關街道西湖路社區黨總支書記 馬瑩

完整社區、未來社區提質擴面,意味著更多社區將有機會進一步提升標准化、規范化水平,老百姓的幸福感將在家門口“升級”。

自治區人大代表、中衛市沙坡頭區文昌鎮文昌閣社區黨委書記 曹梅

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這是我們推動城市發展的努力方向。

自治區政協委員、民革石嘴山市委會副主委 曹智莉

完整社區、未來社區建設關乎百姓福祉,更需考慮可持續性問題,要接天線、聚地氣、有人情。 記者 李濤 攝

去年,寧夏首次開展37個完整社區、2個未來社區建設試點,當年進入國家級試點數量位列全國第四。

今年,全區著力實施“社區規范化標准化建設三年行動”,持續推動完整社區、未來社區試點提質擴面,抓好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試點。

政策更普惠 幸福來敲門

聆聽政府工作報告,自治區人大代表、固原市原州區南關街道西湖路社區黨總支書記馬瑩心裡暖暖的。

“提質擴面意味著更多社區將有機會進一步提升標准化、規范化水平,老百姓的幸福感將在家門口‘升級’。”馬瑩說,當政策措施更普惠,當幸福主動來敲門,怎能不心潮澎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青年發展型、兒童友好型社區。這也讓馬瑩激動萬分——西湖路社區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前行。

“聚焦群眾關切的‘一老一小’問題,我們聯合原州區團委、婦聯和寧夏師范學院等單位,在社區開設‘七彩假期’托管班,幫助轄區家長解決工作期間孩子無人看管的難題,培養發展孩子的興趣和特長。”馬瑩說,針對轄區老年人居多又無人照顧的情況,社區成立了“銀絲線”志願服務隊,隊伍中有醫護人員、電器修理工、理發師、律師、民警等各行業的志願者,全方位服務轄區658位老年人。社區居民劉鳳英老人常年拄拐,平時獨來獨往,社區網格員、志願者常常登門,陪著聊天吃飯,老人笑容也多了、朋友也多了。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85%以上,努力讓失獨、空巢、獨居等特殊困難老人安享晚年,我們會在這方面加倍努力。”馬瑩說,回去她就把報告裡的好消息講給劉鳳英等老人聽。

社區更完整 城市更美好

“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這是我們推動城市發展的努力方向。按照自治區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相關要求,中衛市選擇了恆祥社區、福興苑社區等7個社區作為試點社區。”自治區人大代表、中衛市沙坡頭區文昌鎮文昌閣社區黨委書記曹梅說。

“我們在沙坡頭區文昌鎮福興苑黨群服務中心、為老服務中心等社區公共服務綜合體中,嵌入了標准化‘寶寶屋’,提供‘臨時媽媽’等服務。”曹梅說,中衛市在完整社區試點工作推進中,征詢群眾意見及群眾意願,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切實做到“一區一策”,對試點社區進行了全面“城市體檢”。

“根據群眾需求清單,我們梳理出了提升工作的主要方向。”曹梅表示,對於社區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建議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對既有社區,通過補建、購置、置換、租賃、改造等方式,將小微公園、適老設施、養老、托育、無障礙設施等公共服務納入改造范圍,補齊社區服務設施短板。二是對新建社區,配套完善養老、托育、綜合服務站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並結合城市更新行動和城市體檢,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三是建議市場化運作,調動市場主體參與社區建設,實現“居民受益、企業獲利、政府減壓”的多方共贏模式。

“報告提出,突出多辦民生實事好事,將投入100億元左右,全力辦好群眾急難愁盼的35件民生實事。”曹梅說,有力有感有溫度的政策措施是自己進一步做好工作的有力支撐。

“畫像”更精細 服務更精准

社區是城市社會最基礎的單元和細胞,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

自治區政協委員、民革石嘴山市委會副主委曹智莉介紹,為了打造“優單元”“強細胞”,去年,石嘴山完整社區建設試點聚焦“陣地、項目、服務”三大要素,因地制宜,制定完整社區建設項目清單,結合老舊小區改造,配建社區教育、醫療、購物、娛樂、健身等生活服務設施。

如何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石嘴山市有妙招:構建“互聯網+網格”的基層治理模式,加強智慧物業管理、社區智能化安防等建設。

怎樣進一步提升社區民生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以“紅色物業”為抓手,石嘴山市鏈接轄區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社會資源及商戶資源等力量,聚力深化“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食有所安、居有所樂、事有所辦”六項優質服務功能,構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相對完整的居住生活圈。

“完整社區、未來社區建設關乎百姓福祉,更需考慮可持續性問題。”在促進完整社區建設方面,曹智莉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接天線,進一步探索和構建多部門協同的治理機制﹔二是聚地氣,推動各地探索形成市縣主導、區街落實、專項部門協同、社會單位參與、社區居民共同締造的實施路徑﹔三是有人情,應做到“體檢先行”,提升完整社區建設的精准化、精細化服務水平。(記者 朱立楊 楊玉瑛)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