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研發出科技治沙“不老丹”
2024年01月02日09:11 | 來源:寧夏日報

1月1日,自治區科技廳發布消息:寧夏在防沙治沙材料、裝備、模式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為走出傳統防沙治沙困境、不斷產出創新性科技成果夯實了基礎。
2019年以來,針對寧夏防沙治沙速度慢、成本高、難度大等問題,自治區科技廳立項,組織寧夏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聯合實施了“可裝備化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研發”項目。經過多年科技攻關,取得多方面技術突破。
實現了防沙治沙材料的創新。項目通過納米改性等方法,研發出更具耐老化功能的植物纖維基,可降解固沙網及改性麥草蘆葦沙障。研發出植物基表面改性劑和抗紫外線劑,可有效減緩麥草沙障在水、微生物、強紫外線環境下腐爛的速度。防沙治沙新材料不僅將秸稈固沙材料使用壽命由3年延長至6年,還可用於工業化生產和機械化施工,填補了寧夏地區耐久且可降解固沙材料的空缺。
在防沙治沙新裝備上,項目成功研制出可自動編織、構筑草方格的現代化機械設備,實現了草方格沙障、刷狀沙網的實地流動生產,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4件。
在防沙治沙新模式方面,明確了不同類型的沙化土地利用防沙治沙材料的空間配置指標,惠及企業應用指標數據,建立了耐久性植物纖維基固沙網生產線,形成了基於風沙運動規律的環保型、低成本、高效率防沙治沙新模式。
“科技治沙‘不老丹’的成功研發,將切實助力荒漠化綜合防治,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治理工程,具有深遠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廣泛的應用推廣前景。”自治區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 倪會智)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