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寧夏:往更高處攀越 向更遠處前行

2023年12月25日09:18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時間,是奮進者前行的刻度。

站在過去與未來接續的交匯點上回望,2023年,極不平凡。

這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寧夏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努力展現更大作為的一年——敢於勝利,奮力沖刺,全區上下牢牢把握“時”與“勢”,拼搏贏得“穩”與“進”,以來之不易的成績,交出了亮眼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一)

寧夏銀利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隻有124名員工。

讓業界震驚的是,用時不到一年,這家公司首創了新能源汽車用汽車級高頻大功率變壓器產品,成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核心供貨商。

銀利電氣還是國內唯一掌握利用納米軟磁材料制造大型高頻變壓器技術及自冷設計制造核心技術的企業,但企業不滿足於原地踏步,選擇了奮力奔跑。

“我們仍在成千上萬次實驗論証中為客戶尋找最優方案,以實際行動踐行對‘精智’理念和工匠精神的堅守。”銀利電氣相關負責人說。

奔跑,一路向前,這就是寧夏選擇。

一年來,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我區廣大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緊盯目標不動搖,堅定信心不鬆勁,統籌發展和安全、發展和環保、發展和民生,扎實抓好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力推動經濟運行高開高走、量質齊升。

有“形”的數,見証著發展的“勢”:

一季度,以起跑就是沖刺的姿態靠前發力、搶抓開局,自治區黨委、政府打好組織調度、政策支持、招商引資、活動載體、落實問效“五套組合拳”,經濟增長取得歷史同期最好成績。15項主要經濟指標乘勢上揚,其中11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實實在在地實現了全面“開門紅”。

上半年,寧夏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5%,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數量質量“雙提升”,持續走好全國第一方陣。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有效投資對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充分凸顯,貢獻率超過50%,為穩增長、促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前三季度,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4%,農業、工業、投資等10項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在全國排前10位的佔到了8項。

特別是1至10月,寧夏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2.9%,充分說明寧夏高技術和智能制造業發展向好,新動能持續集聚成長﹔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3%,民營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8%,有效增強了發展內生動力﹔全區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13.8億元,通過實施“一攬子”助企紓困稅收優惠政策,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二)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縱觀全年經濟發展主要指標走勢,一條條上揚曲線,都生動勾勒出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創新動能更加彰顯、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的良好勢頭,清晰折射出全年拼經濟、勠力抓發展的火熱圖景: 

當第一縷春風吹拂寧夏山川,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高質量項目的沖鋒號響徹寧夏大地。

根據氣候條件和項目准備,2023年全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時間比往年整整提前了一個月。

以擴大有效投資提升發展質量,向陽涌動的春潮中,處處可見建設者的拼搏身姿……

鏡頭推向全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營商環境全方位提升推進大會——受邀參會的民營企業家代表“C位”就座、作大會交流、上台接受表彰,寧夏民營經濟和營商環境三年提升行動就此拉開帷幕。

破除准入壁壘,維護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加大融資支持……自治區支持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干事創業、投資發展的一攬子政策新鮮出爐,暖暖誠意、滿滿干貨讓大家放下后顧之憂,在先行區和現代化新寧夏建設中各顯其能、各展神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月底4月初,寧夏黨政代表團到上海、浙江、江蘇學習考察,與三地企業簽訂各類項目180個,簽約金額1286億元。10月底,寧夏黨政代表團到福建學習考察,擴大“福建技術+寧夏轉化”“福建市場+寧夏產品”“福建企業+寧夏資源”等協作規模……

縱然相隔千裡,“黃河”“長江”“閩江”水水相融、攜手並進,共同落實好黨中央深化區域協調發展、加強新時代東西部協作重大戰略。

新時代、新寧夏、新成就——我區率先在全國出台“四水四定”實施方案,啟動鹽池縣、吳忠市利通區試點建設,示范帶動全域系統推進“四水四定”,激發“水往高處流”的微觀活力。寧夏成為西北第一個、黃河流域第二個全國省級水網先導區。

11月,寧夏與四川完成了500萬立方米黃河水跨省交易,打破了省區“惜水”壁壘,破解了發展用水難題,也為全國開展跨省區域用水權交易工作提供了經驗。

今年,我區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040.85萬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6.85萬畝,糧食平均單產363.9公斤,總產378.8萬噸,分別較上年增加2.41萬畝、1.9公斤、3萬噸,實現了面積、單產、總產“三增”,糧食生產喜獲“二十連豐”。

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利用產地優勢建立“優一、接二、連三”預制菜產業鏈條——我區組織45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參加首屆中國國際(佛山)預制菜產業大會,讓產品“飄香”四海。

自此,寧夏企業與廣東省及其他省區企業攜手馳騁預制菜“新賽道”,將一批批寧夏特色預制菜送上全國餐桌。

新藍圖,新使命,新未來——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3年)》顯示,寧夏算力質效位居全國第四,算力環境分指數位居全國第二、西部第一,算力資源環境指數位居全國第一。目前,寧夏樞紐已建、在建、擬建數據中心項目總數達到58個,總投資規模達到420億元。

以塞上“風和光”點亮三湘發展路,我區加快建設國內第一條以開發沙漠光伏大基地、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寧電入湘工程,為保障全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更好發揮了寧夏“穩定器”作用。

一年來,寧夏敞開大門、擁抱世界,以開放之姿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第六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第三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2023中國算力大會等一批開放平台、品牌盛會在寧精彩上演、結出碩果。

一年來,寧夏向內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黃河流域、東南沿海等區域交流合作﹔向外擴大國際合作交流,境外投資目的地由歐美發達國家向沙特阿拉伯、蒙古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拓展。

借勢發力、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寧夏擇善而從、取長補短、乘風破浪,“朋友圈”半徑不斷延伸,“經濟圈”持續提質擴容。

(三)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寧夏實踐,不是風平浪靜下的一馬平川,也不是鮮花掌聲中的水到渠成。

2023年,直面去年基數高、“三重壓力”影響、自身發展困難多挑戰大的實際,寧夏堅持創新創新再創新,堅持提高質效、統籌兼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這一年,我們把握“實”與“新”的辯証法,不斷構筑競爭優勢。

聚焦打造“七大產業基地”和“十大產業鏈”,我區加快推進具有中國特色寧夏特點的新型工業化,著力增強“六新六特六優”產業科技支撐,持續推動構建綠色、智慧、高效、安全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集中資源要素、集聚發展動能、集合產業優勢……各地你追我趕,紛紛延鏈補鏈強鏈,更加注重綜合效益、新質項目和安全底線,進一步提升含金量、含稅量、含綠量、含科量、含新量、含智量,努力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為寧夏經濟發展強筋壯骨、固本培元。

這一年,我們走好“加”與“減”的平衡木,持續深化改革優化服務。

為了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我區迭代出台565項工作舉措,分批次、分階段制定開辦企業、產權登記、便利融資等領域配套政策制度,構建了營商環境“1+N”政策體系。

眼下,寧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民營企業表現不俗、貢獻不菲。截至目前,全區市場主體總量超過80萬,年均增幅8%。

從“能辦可辦”到“好辦易辦”,寧夏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躍升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總體指數被評定為“非常高”級別,連續6年位居西北第一。

作為我區影響力最大、企業和群眾認可度最高的移動政務App,“我的寧夏”可辦事項已達1500多項,可查事項3500多項,注冊人數達到1116.8萬人,累計為群眾辦事1560萬件。

今年截至11月,全區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共受理企業和群眾來電486萬多件。特別是今年8月以來,我區建立健全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常態化工作機制,12345熱線受理辦結率及滿意率分別達到99.9%和95.3%。

這一年,我們解答“保”與“促”的方程式,著力改善民生福祉。

6月底,我區年初安排83.24億元辦理10個方面、30項民生實事,已完成提高城鄉居民養老金標准、加強保障性住房供給等4項,總體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超半”。

堅持以“七項機制”深化“就業創業促進年”活動,我區統籌實施就業創業優先和居民增收致富“兩大工程”,推動重點群體就業穩中有增,實現就業增收量質雙升。1至10月,全區城鎮新增就業8.0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2.8萬人。

住房更敞亮、社區更多元、交通更便捷、教育更普惠、看病更方便……一年來,七項民生工程、十小便民工程、城市更新改造“十項工程”等民生實事扎實推進,發展成果不僅是填進數據圖表的“亮眼數字”,也是挂在老百姓臉上燦爛微笑。

……

距離新的一年,隻有幾步之遙。

先進就是方向,差距就是動力。

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寧夏將於大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繼續奔跑在抓發展拼經濟的賽道上,每一步都踏石留印,每一步都步穩蹄疾。(記者 朱立楊)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