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靈武

靈武市20個人才項目獲批近300萬元資金支持

2023年12月06日15:42 |
小字號

人才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推力,是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的有力保障。

“導師幫帶項目10萬元專項資金的支持真可謂是‘及時雨’,不僅解決了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還通過引進寧夏農林科學院的專家解決了番茄種植技術難題。”來自靈武市梧桐樹鄉史家壕村的村民說。

據了解,近年來靈武市不斷做大“項目+人才”品牌,在高質高效種養、現代紡織、綠色食品加工、再生資源等重點產業重點領域累計申報實施自治區、銀川市及靈武市本級人才項目80余個,投入資金近千萬元。僅2023年獲批自治區、銀川市各類人才項目20個支持資金288萬元。

“才力”變“財力”

人才是經濟增長的源動力。

“寧羴源牛羊肉公司近年來借助互聯網平台,培育電商主播150余人,2022年銷售額達到1.77億元,今年我們爭取突破2億元大關。”來自寧羴源牛羊肉公司的項目部主任楊純玲說。

據了解,靈武市先后實施銀川市導師幫帶項目27個,通過項目引進培養一批優秀人才,培育出的“靈武沙壩頭西瓜”“靈武蜜瓜”“靈武長棗”“上灘韭菜”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經濟收入增加的背后,是人才的高速集聚和作用發揮的疊加效應。近年來,我們依托產業發展、加大項目支持力度,通過項目實施支持寧羴源、夏能生物、大秦棗業等企業集聚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在推動產業發展、企業增收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靈武市相關負責人表示。

“通過實施人才項目,邀請寧夏御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錚為導師,搭建種植及銷售培訓平台,探索創新銷售模式,培育本村電商主播30人,吸引優秀青年返鄉人才8人,帶動60余人參與直播帶貨,2022年通過電商直播銷售長棗150余萬斤、西梅6萬斤、棗園雞3000余隻,總計收入850余萬元。”臨河鎮上橋村黨支部書記徐韶源介紹。

此外,靈武市還通過人才項目支持,吸納專家人才研究推廣設施長棗根域限制栽培等技術,將靈武長棗上市期提前6個月,帶動畝均增收1萬余元。幫助華信達健康科技公司加強與華中農業大學合作,借助富楊食品公司推動與江南大學合作,引進果蔬加工利用研究團隊7人,在枸杞原漿、棗汁等特色農產品生產研發上取得4項國家專利,“才力”變“財力”的聚合磁場效應得到充分釋放。

人才引領科技騰飛

近年來,靈武市圍繞奶業振興“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人才為根本、產學研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奶牛種業科技創新體系,開展種子工程攻堅行動。

“團隊到這裡已有三年時間,共有9位博士34位碩士。同學們將所學帶到奶牛場,結合生產一線的實踐經驗,完成了畢業論文的寫作,為奶牛場注入科技力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博士李紫元說,隨著科技力量的加強,奶牛的產奶量提高了,還從核心奶牛中挑選出了優秀種公牛,目前共培育出抗逆性克隆個體5頭,優質奶牛后代206頭,突破了奶牛育種“卡脖子”技術。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在進行實驗研究。靈武市委宣傳部

“靈武市政府為我們提供了高標准的人才公寓,解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后顧之憂,能夠專心鑽研奶牛胚胎技術,同時我們也會定期到靈武職中為畜牧專業的學生授課,滿足了當老師的願望。”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博士研究生王炳科說。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突破口。靈武市充分發揮靈武職中培育高技能人才搖籃作用,緊跟產業發展需求科學設置課程,開設畜牧獸醫、現代紡織等特色專業,積極搭建產教融合平台,促進職業學校和企業聯盟、與行業聯合、同園區聯姻,全面推行學徒制、訂單制農業人才培養模式,引導更多人才下沉鄉村振興一線、下沉優勢特色產業,每年輸送1200名學生進廠實踐,僅奶產業方面每年可培養120名“靈武工匠”,有效破解了農村技能人才瓶頸、積蓄了產業發展人才活水。

不僅如此,靈武市還依托科技創新平台,聚焦全市重點產業發展需求,積極探索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於一體的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了一條科技與產業緊密結合、“輸血”與“造血”有機結合的科技精准服務新路徑。自2021年以來,靈武市通過實施各類人才項目,助推搭建奶牛科技小院、靈武長棗科技小院2個國家級“科技小院”、寧夏奶牛科技研究院、專家服務基地等各級各類人才載體34個,企業技術創新中心19個,引進各類人才團隊37個620人。

“田秀才”破土飄香

鄉土人才是帶領群眾致富的“頭雁”,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石”。

“大家好,我是韭菜哥。今天我帶大家看看我們韭苔的質量,讓大家看看我們正在包裝的韭苔……”近日,在靈武市郝家橋鎮上灘村韭菜種植基地,寧夏雄越農牧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秦玉龍通過視頻向網友介紹韭苔。據了解,在秦玉龍的帶動下,郝家橋鎮種植韭菜的老百姓逐漸增多,目前有上灘村、大泉村、十裡墩村、興旺村等村庄約1600戶村名與秦玉龍一起種韭菜。

靈武市始終堅持把人才作為引領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立足農業農村發展需要,樹立“有用即是人才,人才就在身邊”的理念,通過深入農村,基層一線摸底調研,及時在種養殖大戶、農村致富帶頭人、能人巧匠中發現和挖掘一批技術水平高的“土專家”“田秀才”,分領域建立鄉土人才信息庫,實行跟蹤培養和管理服務,在人才項目、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一定傾斜,讓各類鄉土人才“露臉亮相”。

與此同時,聚焦農村實用人才培育,靈武市創新“以賽識才”制度,依托奶產業、現代紡織產業等高技能人才競賽,2400余名一線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大展其才。探索建立“政府出錢、企業育才、企業用人”人才儲備機制,以培養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大師為重點,持續推進導師幫帶機制,創新“農學交替、彈性學制、送教下鄉”辦學模式,重點圍繞種植、養殖等產業發展需求,打造石壩村“黨員先鋒農場”、移民“電商直播間”等實用技術培訓基地22個,培育高素質農民2599人,22名“土專家”“田秀才”喜獲銀川市高素質農民職稱。

“能獲評農藝師職稱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我前進的動力。農民評職稱不但能帶動同行業具有較高專業技能的人才扎根鄉村,更有助於激勵農業人才成長,提高廣大農民學習和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建設新農村、推進鄉村振興壯大人才隊伍。”寧夏夏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建軍說。

接下來靈武市還將繼續以人才項目為抓手,“揪出”更多基層人才,搭建成長成才的“雲梯”,實現由“泥腿子”向“田秀才”的華麗蛻變,建立起一支“帶不走”的“鄉土能人”團隊。

(來源:靈武市委組織部)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