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吳忠市全社會研發投入突破10億元

“目前,我們已經建設優質青年母牛核心群700頭,生產1324枚胚胎,囊胚率40%﹔移植鮮胚211枚,綜合受胎率46%,實現優質牛群高效擴繁,解決‘牛芯片’和種業‘卡脖子’問題。”11月8日,寧夏金宇浩興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馬廳說。
寧夏奶牛群體遺傳改良工作與現代奶業的發展需求相比,育種和繁殖技術融合度不夠、繼承創新能力不足。奶牛養殖場主要採用凍精改良,與國際最優質奶牛基因差距很大,無法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破題為要,吳忠市向全國智庫拋出“橄欖枝”。2020年,寧夏金宇浩興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依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成立自治區新型研發機構中國(寧夏)奶業研究院。研究院與山東奧克斯畜牧種業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技術研發團隊,建立“活體採卵-體外胚胎生產”實驗室。研究院組織寧夏區內外專家開展全產業鏈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服務,重點實施了自治區“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研究與示范”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專項項目。以擴大吳忠市高產奶牛核心群,優化奶牛種群結構,提高奶牛單產和生鮮乳品質,保証新生胚胎后代的系譜指數提升,實現高產優質奶牛胚胎工廠化生產與應用,使移植受胎率達到40%以上。
吳忠市圍繞“六新六特六優”產業技術堵點、難點問題,跨區域推動多方“組團聯動”,支持校企、校地協同組建跨區創新平台,聯合實施技術攻關項目,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位於青銅峽工業園區的寧夏鼎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含鋅工業固廢開發和循環利用的科技型民營企業。2022年,該公司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學、雲南民族大學開展深度產學研合作,聯合成立二次鋅資源開發利用聯合研究中心,投入940萬元實施“全濕法流程制備5N級高純鋅材料的技術研究”項目。
“公司優化原料入料頻次、入料量、反應溫度、氯化銨補加量等工藝,升級改造上料裝置、熔鋅爐結構、浮渣回收裝置等設備,採用MES生產控制執行系統,實現了熔鋅工序自動化改造,降低了鋅浮渣的產出率,熔鋅回收率由85%提升至96%。”11月10日,寧夏鼎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棟說,生產的再生鋅錠及高純鋅產品佔寧夏區內份額80%以上。
“今年,我們引入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謝福壽科研團隊,開展‘單列大型天然氣液化及高純氦提取一體化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研究’項目,建設一套單列大型天然氣液化及高純氦氣提取一體化工程示范應用裝置,實現日處理原料天然氣能力200萬立方米和日生產1000立方米高純氦氣目標。”11月10日,寧夏天利豐能源利用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兵說。寧夏天利豐能源利用有限公司積極與上海交通大學、寧夏大學、上海阿波羅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校、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合作,創新採用“膜分離+變壓吸附”常溫提取高純氦氣工藝技術,成功提取出99.999%高純氦氣產品。
吳忠市紅寺堡區天源農牧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寧夏大學組建了灘羊選育與優質化生產創新聯合體,柔性引進、自主培養組建37人的骨干科研技術團隊,吸引9名博士參與科研攻關、課題研究,成功培育灘羊“裘肉兼用”“一胎多羔”等新品系。
今年以來,圍繞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強力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吳忠市全社會研發投入首次突破10億元。爭取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140余個,支持資金1.3億元,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動力愈發強勁。寧夏東吳農化股份有限公司與淮陰工學院合作,引進楊勇教授團隊,開展低成本高純度三氮唑嘧啶酮催吐劑制備工藝技術研發,解決傳統工藝制備催吐劑過程復雜、成本過高等問題。寧夏新希望賀蘭山牧業有限公司引進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最新奶牛養殖糞污處理團隊及科技成果,圍繞糞污高效膜富集技術,對養分高倍富集及種養平衡耕地畜禽承載力算法等核心技術開展產業化集成與示范,為推動奶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蹚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記者 張國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