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公安多元共治推動“疏堵提暢”工程提檔升級
近年來,寧夏銀川市公安局大力改革交通管理勤務模式、深挖停車資源、做優交通組織、深化放管服,全力壓降事故、化解矛盾、優化服務,全力保障“交通疏堵6+N”工程順利實施,切實提升全市通行效率,保障群眾安全舒心出行。2023年上半年,銀川交通擁堵指數為1.32,同比下降2.5%,高峰期交通擁堵指數分別為1.38和1.40,同比分別下降4.54%、1.09%,在全國交通管理四類城市中處於A+水平。
“請平安保險公司定損員立即到新華路與民族街路口處理交通事故。”銀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為解決出警警力不足,群眾等待時間長等問題,研發了涵蓋定責、定損、保險理賠為一體的“警保聯動”調度指揮平台V1.0系統,該系統打破信息壁壘,與寧夏保險協會協同合作,聯合10家保險公司,利用微信客戶端和OCR圖像識別的技術,打造了保險公司互認、互定、互賠,簡易交通事故即定、即核、即賠的新模式,縮短了事故處理的時間和理賠周期,極大節約了警力,為駕駛員駕車出行創造了很大便利。系統自2021年9月上線至今,共處理簡易交通事故現場定損、協議案件16647余起,通過電話回訪滿意率達97.62%,有效解決了群眾保險理賠難、排隊時間長、辦事多跑路的難題,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成為交管便民服務的標配。
今年4月8日,劉女士開車未禮讓行人,被電子警察抓拍,這次抓拍的車輛信息同步在“銀川交警”微信公眾號發布曝光。交警支隊指揮中心主任介紹,這是“智慧交通”之一的多功能電子警察系統業務發揮了作用。該系統除了具有機動車闖紅燈、不按導向車道行駛、不禮讓斑馬線等多種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自動抓拍功能之外,還具備對涉案車輛進行預警、攔截的關門落鎖功能。
銀川交警積極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核心技術,實現了人、車、路、環境的協同高效發展。針對“研判水平不高”的問題,打造的“智慧雲平台”為科學疏導交通,及時發現警情並固化証據打下了堅實基礎﹔針對“瓶頸節點較多”的問題,建設的“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切實提升了整體路網疏解能力﹔針對“市民車位難尋”的問題,與百度等知名公司聯合打造的靜態交通管理系統和利用LED誘導屏發布路況的智能交通誘導系統,提高了社會停車空位的知曉率。通過近幾年的不斷完善,已形成通行便捷、安全高效、結構合理、制度完備的“九大”智能交通服務體系。
大數據時代,交管工作如何“智”於管理、“慧”及民生。銀川交警積極優化交通組織、完善設施、拓展空間,推出了高峰期“綠波帶”、“按鈕式”行人過街信號燈、不禮讓行人自動抓拍設備、“人臉識別系統”四項創新舉措,通過對交通基礎設施全方位的完善、改造、升級,使得城市交通精細化管理成為一張無形的“信息網”,實現了人、車、路、環境的協同高效發展。
“‘綠波帶’讓我高峰期上下班不再擁堵,節約了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住在湖畔嘉苑小區的王女士,對銀川交警早晚高峰“綠波帶”運行工作贊不絕口。王女士單位離家遠,每天上下班正趕上車流量最大、最擁堵的高峰期,尤其是其必經的親水大街路段,一度讓她很是苦惱。自從高峰期“綠波帶”試行工作開展以來,隻要在指定交通線路上,按照規定好路段的車速行駛,就可以隨著該車流到達每個路口順利通過“綠燈”,一路暢行無阻。
銀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唐琪介紹,銀川目前已經完成了賀蘭山路、上海路、北京路、六盤山路等26條主干道早晚高峰期、55條主次干道平峰期“綠波帶”優化工作。據《銀川市2022年城市自體檢報告》顯示,建成區高峰期平均機動車速度36.04公裡/小時,城市常住人口平均單程通勤時間為32分鐘,指標評價均為‘很好’。今年以來,高峰、平峰期交通擁堵指數環比分別下降3.04%、1.63%,切實給廣大市民創造了一個‘分秒之間、路暢心安’的道路交通環境。
銀川交警還在賀蘭山路與平湖巷、親水大街與五裡台路等路口設置10處“按鈕式”過街信號燈,在市區主要路段安裝了26處不禮讓行人自動抓拍設備,全市形成了“車讓人、人快走”的良好交通氛圍﹔同時還建成8處行人闖紅燈自動記錄及信息發布系統,通過自動抓拍、人臉識別、警示曝光的功能,起到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銀川公安將始終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群眾訴求驅動城市建設品質,暢通群眾出行環境,用實實在在的成效回應群眾期盼,讓出行路暢心更暢,努力創造安全、暢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銀川市公安局副局長鄭振杰表示。
(來源:銀川市公安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