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十年科技接力,鹽鹼地變身新糧倉

2023年07月31日07:49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借助寧夏農科院的鹽鹼地改良技術,平羅縣越來越多的鹽鹼地被改良為耕地。

7月26日,記者來到寧夏興偉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位於平羅縣通伏鄉新潮村的生產基地,看到田間的一排排玉米葉多稈壯、色深株高……誰能想到,這些長勢茂盛的玉米是從昔日“白花花”的鹽鹼地裡長出來的。

“這片地共4000畝,種了20年水稻,土壤鹽鹼化程度高,‘干時梆梆硬,澆后白花花,種一茬賠一茬’。”興偉泰公司負責人黃文澤向記者介紹,2021年自治區“稻”改“旱”,將此處定為高標准農田建設區。

“今年,寧夏農林科學院的科研工作者把鹽鹼地改良技術送到田間地頭,我們看到了什麼叫高科技。原本干裂板結的土地逐漸變得鬆軟,保苗率達到90%左右,玉米的株高和莖粗均強過去年太多。”黃文澤說,改良后,鹽鹼地成了高產田,目前,地裡玉米株高均達到3米,莖粗27毫米,預計畝產可達3.8噸至4噸。

在黃文澤的帶領下,記者來到200米外一處玉米地,隻見地面浮著一層白蒙蒙的“灰”,這裡的玉米長得稀稀拉拉,株高不足2米,田邊雜草叢生。

“這塊地大約300畝,是我們特意留出的一塊未經改良的鹽鹼地,今年保苗率不到50%,預計畝產不足1噸。我們基地去年所有的田地都是這樣的。”黃文澤說。

鹽鹼地曾是荒涼貧瘠、不毛之地的代名詞,被稱為“地球之癬”。土壤鹽鹼化引起土壤板結、肥力變差,土壤鹽鹼含量過高導致作物無法有效吸收水分、養分,進而生長受阻,特別是會影響作物出苗,嚴重時甚至導致絕收。 

為解決稻改旱后農田地表返鹽現象嚴重,土壤溫度回升慢、土壤板結通透性差等難題,寧夏農林科學院與興偉泰公司聯合實施自治區重大成果轉化項目“銀北鹽漬化土壤高效利用技術集成創新與示范應用”,主要採取“土壤降鹼培肥改良+覆膜滴灌控鹽種植玉米”技術。

“鹽鹼地綜合利用是一套‘組合拳’,相比‘淺埋滴灌’單一技術,採用我們的技術可以讓玉米保苗率從50%提高到90%,株高從平均不足1.5米提高到3米。7月1日,我們對這片玉米地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在土壤降鹼培肥改良的基礎上,覆膜滴灌比淺埋滴灌的株高高57厘米,莖粗粗0.8毫米,玉米前期生長優勢明顯,每畝地節水200立方米至300立方米,節肥40%。”寧夏農林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樊麗琴說。

據統計,寧夏鹽漬化耕地面積248.7萬畝,銀北灌區是寧夏鹽鹼地重災區。傳統的鹽鹼地治理模式以水利工程改良為主,其特點是排灌結合、以水治鹼。在灌排方便、水源充足的地區,種植水稻曾經是改良、利用鹽鹼地最快最好的方式。但隨著黃河來水量不足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和農業灌溉面積增大,農業灌溉用水矛盾日益突出。

“鹽鹼地綜合開發利用離不開科技創新,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成為灌區鹽鹼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樊麗琴說,近10年來,在鹽鹼地治理方面,寧夏農林科學院科研人員接力奮進,不斷創新,在作物節水控鹽栽培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依托相關科研項目,提出了寧夏龜裂鹼土節水抑鹽與肥力提升技術以及“滴灌+開溝+原土回填+枸杞限根栽培”的鹼化土壤節水生態治理技術,構建起了“節灌+化學降鹼+覆蓋控鹽+有機無機培肥”的銀北灌區節灌農藝改良鹽鹼地技術模式和“灌排協同+調理劑降鹼+土壤培肥+養分綜合管理”的銀南灌區次生鹽漬化土壤種稻改良利用技術模式。此外,還制定了寧夏鹽鹼土壤綜合培肥、鹽鹼土紫花苜蓿種植、枸杞微咸水滴灌、鹽鹼地玉米高效栽培等技術規程,並形成了地方標准。

在青銅峽市良種繁殖場塘西分場,示范次生鹽漬化土壤種稻改良利用技術2500畝,中輕度鹽鹼地水稻增產15.6%左右,重度鹽鹼撂荒地水稻畝產達到450公斤﹔在平羅縣黃渠橋鎮、姚伏鎮和惠農區輻射推廣針對不同作物的節灌農藝改良鹽鹼地技術1.05萬畝,油葵、玉米、廣東菜心、芹菜等作物產量分別提高30%、18%、19%和10.6%。

“鹽鹼地不出糧”的傳統正在被打破,曾經“白花花”的貧瘠土地,逐漸變得“金燦燦”“綠油油”。鹽鹼地上,正在“長”出新糧倉。(記者 張 瑛 張 唯)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