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揭秘奔跑的寧東背后蘊藏的“實干密碼”

2023年07月18日09:43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中試基地,工作人員在檢查設備。

寧東中試實驗室。

奔跑是一種姿態,昂揚向上,永不言敗。

在寧東,奔跑是一種常態。

7年來,寧東人用拼搏奮進譜寫出“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生動實踐,以全力奔跑之勢、以敢為人先之志,跨越了一次次障礙,迎接了一次次挑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創新壯舉,將一個又一個“不可能”變為“可能”,將這座現代化工業園區推向了全新高度。

憶往昔,成功與挫折相伴﹔看今朝,責任與使命在肩﹔展望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

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寧東人主動融入國家戰略,自覺服務區域發展,用苦干實干爬坡過坎,用巧干會干化“危”為“機”,把能源命脈牢牢攥在國人手中,實現了從“地下”到“地上”、從“黑”到“白”、從“白”到“彩”的產業三級跳,完成了“再造一個寧夏經濟總量”的目標。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2022年,寧東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億元,工業總產值近2000億元,工業體量約佔全區3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1%﹔財政總收入超過160億元,稅收總量佔全區近四分之一,成為我國中西部最大的化工園區﹔5次受到國務院及有關部委通報表揚﹔連續5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前10名,2022年創造了第5名的歷史最好成績……

奔跑的寧東背后,究竟蘊藏著怎樣的“實干密碼”?

科學干,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西北戈壁,大漠孤煙,誰能想到,黃土之下竟蘊藏著令人驚嘆的能量。

在寧夏靈武、鹽池、同心、紅寺堡地區,有一個南北長130公裡、東西寬50公裡缺少人煙的地帶,20多年前,這裡被探明煤炭儲量273億噸、遠景儲量1394.3億噸,是全國罕見的儲量大、煤質好、地質構造簡單的整裝煤田,被列為國家13個重點開發的億噸級礦區之一。

這是大自然給中國、給寧夏的慷慨饋贈。

因煤而興,也受煤之困。多年來,因粗放發展、產能過剩、盈利下滑,寧夏煤炭產業一度顯露頹勢。

2003年起,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西部大開發號召,自治區黨委、政府審時度勢,開發建設寧東基地,將之列為自治區“一號工程”。拉長煤炭產業鏈,讓煤炭就地轉化,把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寧東,敢於“第一個吃螃蟹”。

2013年9月,寧夏煤業煤制油示范項目開工。

“因未掌握煤制油關鍵核心技術,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建設之初,我們與國外技術寡頭南非薩索公司談判10余年未果。”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煤炭化學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虎回憶:“為了不再受制於人,在項目建設之路上,我們聯合國內29家企業和科研院所先后組織實施了37項關鍵技術、重大裝備及材料的國產化攻關,創造了煤制油項目國產化率超過98%的建設奇跡,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創新之路,荊棘遍布。為了項目盡快完工,最多時,有3萬名工人同時施工。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對煤制油項目在時間、質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優化試車程序,倒排試車計劃,嚴把試車進度關、安全關和質量關等關口。”李虎說,為了實現既定目標,突擊隊員們白天攻關試車問題,晚上推演試車方案,共查出和修改設計問題1039項,先后組織編制、審核各類試車技術資料及方案132項。隨著目標時間越來越近,在實際試車的過程中,一個又一個難題被攻克。

2016年12月21日23時50分,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成功打通全流程並產出合格產品。該項目攻克了大型煤炭間接液化“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從千噸級中試到400萬噸/年的工程放大,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煤炭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建成了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實現“安全穩定清潔”運行,整體技術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項目共取得發明專利162件,中國專利金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4項,制定國家標准7項。

這是足以載入史冊的時刻——至此,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同時掌握百萬噸煤炭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技術的國家。

精准干,煤化企業也需“繡花功夫”

“產油了!產出合格油品了!”

今年5月20日晚,寧夏煤業煤制油分公司中央控制室中歡聲如潮。當日,油品合成費托裝置成功引入原料氣,產出合格油品,標志著裝置實現大檢修后一次性開車成功,較計劃整整提前53個小時。

裝置體檢,分秒必爭。

自4月18日全裝置停車至油品產出,一場歷經33天,近2萬人共同參與的檢修“大考”,不負囑托,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早在一年前,我們就開始准備此次大檢修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為了不影響整體生產,檢修必須做到高效准確。”煤制油分公司合成油廠生產管理科副科長馬海雲說:“精和細,是這次檢修准備工作的關鍵詞。”

42套71台大機組、2406項技術方案、7161項物資、11172項檢修任務……項目多、規模大,加之遍地開花、深度交叉的多種高風險檢修作業同步開展,要想高質量完成此次大檢修,各項工作必須精之又精,細之又細。

檢修准備階段,分公司各廠中心部門負責人、各專業專家組織專題會議近20次,充分識別工藝交出難點、檢修重點,細化各項工作時間﹔分公司機械動力部對每項工作建立細化表,細化責任任務,大到一項方案,小到一個墊片,都記錄在案。

5月中旬,氣溫起伏不定,一場連陰雨氣溫驟降。在動力廠的6號發電機組廠房11米高的平台上,上演了一場人與時間、人與低溫天氣的“追逐戰”。作為汽輪機的核心,轉子和隔板中心的檢測、打磨工作極其重要,0.05毫米的允許間隙裡,起吊、接缸、拆卸、檢測、打磨等步驟都必須精准到位。搶修人員施展功力,微毫空間“畫乾坤”,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確保了汽輪機一次性檢修成功。

費托合成反應器蠟過濾管更換清理作為此次合成油廠重點檢修項目,直接影響費托裝置的高負荷運行。一台反應器內置有92個出蠟口,僅三四系列反應器就有1536根蠟過濾管。由6名黨員組成的黨員突擊隊不分晝夜連續奮戰72個小時,完成了拆解、裝填並驗收合格,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

5月27日,煤制油分公司甲醇、油品產品線先后達到100%運行負荷,2023年裝置大檢修戰役告捷。

在寧東,“精准干”融入“血液”,煤化企業用的是“繡花功夫”。煤制油產品也愈發精細,不僅能產出高端潤滑油、食品蠟等,還能作為航空航天燃料使用。

從“傻大黑粗”向“窈窕淑女”轉身,寧東基地持續推動產業間、企業間耦合共生、原料和產品互供互享、節能減排,實現企業內和企業間清潔生產、能源梯級利用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構建源頭減量、循環利用、零排放和產業鏈合理延伸的循環型工業體系——這一切成績的取得,“精准干”描補細節,貢獻良多。

高質量干,昔日“黑金”實現華麗轉身

7月13日,寧東現代煤化工中試基地實驗室裡,寧東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環保總監王小輝拿起一塊蜂窩狀的“小黑塊”對記者說:“你們猜猜,這是做什麼用的?”

蜂窩煤?淨化炭?

王小輝說:“它叫低溫脫硝催化劑,可淨化鍋爐廢氣,脫硝率達到94%以上。它的主要成分也是煤。”

誰能想到,昔日造成污染的“禍首”,通過科技創新賦能,會成為解決污染的“利器”。

這種“跨界”,無處不在。

精致的香水、高鐵上的隔音阻燃材料、汽車的保險杠,這些產品的原材料出自煤﹔嫦娥五號著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不僅能抵御月球表面惡劣環境,還能保証不褪色、不串色、不變形,制作紅旗的基礎材料高性能芳綸纖維,也與煤炭息息相關。

在寧東,煤炭中的一切有效成分都被“吃干榨淨”,由煤炭衍生出數十種工業產品,價值翻到近百倍。

2023年1月,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寧東基地“二次創業”行動計劃﹔2023年4月,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支持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二次創業和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為寧東基地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徑、提出了目標。

如今的寧東,以煤為基、依煤而行,持續做精做細做優“煤”文章,通過精准引進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改變了過去“挖煤賣煤、燒煤賣電”的格局,產業結構的特色越來越優、綠色低碳的成色越來越足、生態環保的底色越來越亮,實現了“由地下到空中”“由黑變白”“由粗到細”的蝶變,以煤為頭、以化為尾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如今的寧東,主動擔當、振奮精神,苦干實干、巧干會干,正向著世界一流的國家級煤化工基地加速奔跑,為寧夏高質量發展探路引航。(記者 秦 磊 喬素華 賈 莉)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