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沙漠從距城區五公裡處退到二十公裡外——
中衛治沙七十年(一線調研)
沙坡頭旅游景區,游客在體驗滑沙項目。資料圖片
麥草方格沙障有效固定了流沙。記者 秦瑞杰攝
編者按:東鄰毛烏素,北接烏蘭布和,西瀕騰格裡——寧夏三面環沙,是我國土地沙化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幾十年來,從麥草方格固定沙丘法到發展沙漠旅游,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寧夏堅持科學治沙,不斷推動防沙治沙工作高質量發展。
記者近日走進寧夏中衛,探訪當地如何從“治沙”到“用沙”,在深入推進防沙治沙的同時科學發展沙產業,探索出防治沙之害、用好沙之利的新前景。
現在的沙渠橋下,很少能看到沙子了。
“沙渠”是一條人工溝渠,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的中衛火車站西側。很少有人知道,上世紀50年代,沙渠之外就是滾滾黃沙,每到灌期,珍貴的黃河水常常被黃沙掩埋。如今,這裡深處中衛市城區,周圍已經是成片的住宅和辦公樓。
在中衛,人人都能講兩個治沙的故事。
“那時沙漠距離中衛縣城隻有5公裡,農田被侵襲、灌渠被填埋……”年逾古稀的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中衛工務段固沙林場原場長張克智望著繁華街道陷入回憶,“后來治沙固沙,有了防護體系,變化越來越大。”
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如今,在中衛,騰格裡沙漠已退到距離城區20公裡以外,治理的沙地植被覆蓋率也由過去的不足1%提高到30%,近百萬畝流動或半流動沙丘變成固定沙丘。
從“治沙”到“用沙”,從沙地產業到沙漠文旅,中衛利用獨特的沙漠資源,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治沙道路。
治沙,從一條鐵路開始
“這條曾被認為‘存活’不了30年的沙漠鐵路,至今已平穩運行60余年”
一聲汽笛長鳴,隻見被林草包圍的包蘭鐵路上,一列火車呼嘯而過。
中衛治沙,是從包蘭鐵路開始的。
沿著中衛市沙坡頭區包蘭鐵路旁的國道行駛,向西北眺望,入眼是騰格裡沙漠連綿不斷的黃色沙丘。在沙漠邊緣,能看到一道明顯的“邊界”,這是由黑色阻沙牆、深褐色麥草方格、翠綠防護林組成的林帶。正是這條寬度500余米的綠色長廊,將黃沙擋在了外面。
1958年,包蘭鐵路建成通車。在中衛市沙坡頭段的十幾公裡內,這條鐵路6次穿越騰格裡沙漠。
建成初期,每逢大風,沙丘便會傾覆下來吞沒鐵軌。“當時的鐵路線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風沙很大,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撣窗帘上的沙子。”張克智回憶起當年的治沙經歷。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在沙坡頭利用麥草、柳條、蘆葦、芨芨草、卵石、黏土、石膏、柵欄等在流沙上插立各式沙障,針對低立式格狀草沙障(草方格沙障的前身)的作用、原理、規格選擇和結構配置從原理到實踐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終發現1米×1米的低立式格狀草沙障效果最佳,麥草方格固定沙丘法由此誕生。
“就像一口大鍋,把網格中央的沙子分別推到干草周圍,中間凹、四面高,形成了穩定的結構,讓沙丘不再流動。”張克智介紹。
寸草遮丈風。由此,一張張編織在地面的大網,讓肆虐的沙丘開始固定下來。“通過在鐵路兩邊鋪設方格防護帶,這條曾被認為‘存活’不了30年的沙漠鐵路,至今已平穩運行60余年。”張克智說。
然而,防沙治沙的道路是漫長而艱難的。麥草方格沙障為鐵路拉起防沙屏障,但對抗流沙,僅靠單一方式還不夠。
從1950年至1985年,經過幾代治沙者不斷探索,在包蘭鐵路經過騰格裡沙漠東南邊緣的55公裡、兩側各500米范圍內,逐步構筑了“卵石防火帶、灌溉造林帶、草障植物帶、前沿阻沙帶和封沙育草帶”的治沙防護體系。
“這樣的成果來之不易。有時正值三伏天,沙漠能達到50攝氏度的高溫。”中衛工務段固沙林場高級工程師郜永貴說。在攀越百米高的沙丘時,腳踩在流動的沙子上,走一步,滑下去半步,前進異常艱難。汗水滴下來,瞬間就被吸到沙子裡,“嗓子像是冒了火,想要擦汗,一摸脖子,卻帶下一層皮來。”郜永貴說。
“在麥草方格上壓卵石、爐渣等材料,鋪設出一條‘卵石防火帶’,避免因鐵路輪轂摩擦鐵軌產生的火星對植物造成威脅﹔通過引種試驗,在麥草方格內引種栽植適合沙漠生長的沙生植物,建立‘草障植物帶’﹔在體系外圍的原始沙漠丘間低地,扎設麥草沙障,建立‘封沙育草帶’……這些治沙的方法,都是大家一步步驗証出來的。”郜永貴說。
如今,爬上騰格裡沙漠的高大沙丘眺望鐵路,隻見一條寬闊的綠色林帶隨沙丘連綿起伏。樹林外,高低錯落的是一片片麥草方格沙障,各種灌木和草本植物頑強地生長。這些防護體系像一條綠色的龍,懷抱著包蘭鐵路在沙漠中穿行。
1988年,包蘭鐵路沙坡頭地段鐵路治沙防護體系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4年,中衛固沙林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環境保護500佳”的崇高榮譽。治沙四十余載,張克智帶領固沙林場干部職工參與治沙面積40多平方公裡,植樹造林7000多萬株,育樹育苗9000萬株。包蘭鐵路中衛段不僅打破了被沙漠埋沒的“宿命”,更成就了世界治沙典范。
固沙,為植物生長蓄積土壤
“我們的工作就像是給沙丘穿衣服、給沙漠做裝修”
走進中衛工務段固沙林場,除了能看到褐色的麥草方格,一排排綠色的尼龍網沙障也排列整齊,對比兩側植被,蒿草、檸條長勢茁壯。指著旁邊扎的效果對比測簽,固沙林場工程師康文岩告訴記者:“這樣的治沙實驗地塊,我們林場還有300多個。”
“麥草方格是治沙利器,但它無法工業化生產。”康文岩說,經過反復試驗,他們發明了將可降解的混紡尼龍作為阻沙障的方法,“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在風洞試驗中,我們發現沙粒通常在距地表20厘米以內的地方呈跳躍式運動,且每次沙粒跳躍在90厘米左右。據此,我們把尼龍沙障做成寬約1米、高30厘米的方格結構。”
雖然尼龍網沙障造價相對較高,但使用壽命比作物秸稈長、不易腐爛,且具有可工業化生產、便於施工等優點。“比如說在一些地面堅硬的戈壁灘,麥草方格扎不下去,就隻能用尼龍網沙障,不僅鋪設便利,而且阻沙效果好。”康文岩說。
有了新式沙障,解決了沙漠流動難題,研究團隊又在“沙結皮”上下起了功夫。
沙結皮學名生物土壤結皮,是固沙后期的自然產物。在自然條件下,通過雨水、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沙子表面會形成約幾毫米厚的結皮,相當於給沙丘覆了一層薄薄的“被子”,讓流沙真正停止流動。這些沙結皮的出現,也標志著固沙區形成了穩定的沙地景觀,流沙被固定下來了。
在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的實驗室裡,研究人員小心翼翼地從野外將天然生長的生物土壤結皮採集帶回,進行分離、純化、培養、擴繁,最后制成了能夠固沙的生物藻液。
“這是一種綠色、快速、經濟的固沙方法。”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工程師王炳堯介紹,“利用生物土壤結皮能夠將沙面覆蓋的特點,我們利用沙漠中的藻類做成了無污染的生物制劑進行噴洒,實現了快速固定沙面的目的。”原本鬆散的沙子噴洒生物藻液后被這些藻類像膠水一樣粘在了一起。有了這些藻類生活,沙子就能被固定住。這項技術也將原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自然形成結皮的時間縮短到了1—3年。
“其實,我們的工作就像是給沙丘穿衣服、給沙漠做裝修。”試驗地塊旁,王炳堯指著一層薄薄的沙結皮說,“有時一場雨下來,白色的自然沙結皮、褐色的黏土沙結皮、綠色的藻類沙結皮排布在沙漠上,像是給沙漠穿上了迷彩服。”
事實上,隨著治沙技術的進步,如今,治沙的各種理念也在不斷革新。“現在,我們更願意把‘治理沙漠’稱為‘治理沙害’。從科學研究角度,沙漠也是自然系統的組成部分,應該採用自然平衡的思維,基於當地的生態系統水分承載力進行沙漠治理。”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工程師高永平說。
用沙,尋求更大附加值
“一般蘋果甜度是14度,我們的最高可以達到18度”
在中衛,人人都能感受到治沙帶來的好處。包蘭鐵路將沙漠截斷,保護了中衛綠洲,而留下來的大片沙丘,成了中衛人的天然財富。
從“治沙”到“用沙”,如今,中衛綠洲正向著原來的沙漠一步步延伸,也給產業發展帶來更多空間。
撐開紙袋、捏緊枝條、翻轉袋口,烈日下,45歲的張小琴戴著遮陽帽,嫻熟地給剛花芽分化的蘋果樹套袋。這是蘋果吸收養分的關鍵時節,養分從哪來?低頭看,密集的蘋果樹下,依稀看到麥草方格的痕跡。
走進沙坡頭區宣和鎮的寧夏弘興達果業有限公司香麓農場,遠遠就能聽見拖拉機的隆隆聲,曾經渺無人煙的荒漠,經過開荒造林、引水灌溉、扎草方格,沙化的土地成為茂密的果園。固沙的麥草方格化為的腐殖質,便是滋養果蔬的最好養分。
“這裡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產出的蘋果品質好。一般蘋果甜度是14度,我們的最高可以達到18度。”香麓農場技術廠長郭小輝遞給記者一個蘋果。咬上一口,果然汁水四溢,甜脆可口。曾經樹下的麥草方格,已經長成了灌木和草叢。果園建設不僅改變了當地沙化的生態環境,還因種植有機蘋果,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我們家離農場隻有2公裡,騎電動車上班不到10分鐘。”張小琴說,蘋果產業增加了當地人的收入,“現在,我每天能修剪近300棵樹,一個月能掙3800元,我們農場還管吃管住,這是個挺好的活。”每年用工期,僅香麓農場用工量就達到2萬人次,帶動周邊農民增收。
如今,中衛市在宣和鎮南山台子地區種植蘋果16.54萬畝,實現年產量13.25萬噸,年產值5.3億元。“沙坡頭蘋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並獲評“2020全國綠色農業十佳果品地標品牌”。
在騰格裡沙漠邊緣,一輛越野車在沙丘上疾馳,上坡、下坡、拐彎、漂移,翻越巨大沙丘時的失重效果讓游客驚叫連連。在沙海中的一株檸條旁,48歲的劉啟明鑽出車門,拿出手機給游客拍照,“對,這個表情很好!稍等,豎著再來幾張!”
“不光是越野車駕駛,就連拍照都要經過培訓,我們要持証上崗。”作為一名中衛人,劉啟明小時候見慣了黃沙漫天的景象,沒想到有一天會在沙漠裡謀生活。12年前,他來到沙坡頭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這裡“沙漠沖浪”項目的一名駕駛員。
“可以說,沒有治沙,就沒有沙坡頭景區。”這是記者在採訪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在沙坡頭旅游景區,治沙后在綠洲中剩余的巨大沙坡,吸引了無數游客來體驗滑沙項目。
近年來,中衛市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作為重點,研學游等富有人文氣息和文化底蘊的“旅游+”項目日益火熱。
在距離中衛20公裡的金沙島景區,一座沙漠博物館的研學課程吸引了眾多參觀團體。其實,金沙島景區原先也是一片沙漠,經過多年開發建設,如今風景優美。景區內,一片裸露的沙丘尤其引人注意,沙丘上是新扎設的麥草方格。
“這是我們專門保留的一片沙地,作為特色研學項目。每年,景區都會帶領小朋友扎設麥草方格。”金沙島景區研學拓展部負責人焦敏洲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大家了解沙漠的相關知識和中衛治沙、用沙的故事。”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06日 第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