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高位推動促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如果你已落實工作單位,請及時辦理就業手續﹔如果你有志自主創業,我們將為你搭建平台……”這是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發出的致2023屆高校畢業生的一封信裡的內容。
2023年,寧夏20所高校應屆畢業生52273人,加上回寧就業的區外高校寧夏籍畢業生,高校畢業生人數超6萬人,總量和增幅再創歷史新高。如何推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早就業、快就業、穩就業?全區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高位推動、統籌謀劃、政策驅動、精准施策。
自治區出台促進就業創業“33條”、穩就業“17條”等政策,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特點的園區崗位2萬個以上。延續實施階段性社保“降、返、補”措施,為用人單位減繳社保費28.56億元,發放穩崗返還3350萬元,穩定現有就業崗位,增加新的就業崗位。充分挖掘機關事業單位編制資源,報考招錄計劃空缺編制截止時間由3月底延長到9月底,超過70%的崗位不要求工作經歷,公務員統一招考考試時間整體上比去年提前4個月,事業單位提前2個月,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提供更多機會。公務員統一招考實際錄用1208人,其中應屆畢業生佔13.5%。事業單位統一招聘3636人,進入面試10786人,其中應屆畢業生1778人,佔16.5%。
寧夏各級人社等部門多方聯動,加強政企校聯動、區市縣協同,3月各項公共就業服務提前進校園,大力開展“10+N”公共就業服務和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進校園活動,持續開展百日千萬專項招聘行動和“揚帆起航 政策護航”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周,舉辦“職引未來——2023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銀川站活動”、2023年寧夏“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暨民營企業服務月、葡萄酒產業、農林類、財經類等專場招聘會及“直播帶崗”等線下線上招聘會718場次,參會單位8304家,提供就業崗位30.5萬個,達成就業意向3.2萬人。組織廳局(處)長走進直播間,舉辦“直播帶崗”“直播送政策”活動269場,參會單位2284家,提供崗位8.1萬個,瀏覽人數150萬人次。
前段時間,在全區2023年財經商貿類高校畢業生就業專場招聘會上,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應屆畢業生王滿玲與招聘企業面對面交流,為自己精心挑選心儀的就業崗位。“通過這次招聘會,我實現了早日就業。”王滿玲說。
為激發創業帶動就業活力,寧夏持續釋放政策紅利,強化“創業培訓+創業擔保貸款+創業服務”三位一體服務,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為大學生提供創業輔導、項目孵化、技術創新、融資服務、人才培養、市場拓展等創業扶持。今年1月至5月,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73億元,扶持創業項目3636個,其中為大學生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42萬元,扶持創業項目63個﹔培育創業實體8640個,其中大學生培育創業實體97個﹔開展創業培訓2900人,其中大學生930人﹔創業帶動就業2.6萬人,其中大學生315人。
寧夏堅持幫扶拉動,托底安置保就業,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將“三支一扶”招募規模擴大到4400人、“西部計劃”增加到650人,開發募集企業見習崗位5000個、機關事業單位實習崗位1萬個。繼續開發學前教育、城鄉社區、司法協理、鄉村醫生等“四項目”崗位2000個,補助標准由每人每年4.5萬元提高至5.5萬元。購買城鄉公益性崗位9600個,對包括困難畢業生在內的就業困難群體進行托底安置。落實困難畢業生幫扶政策,為2.17萬名困難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4344.6萬元。
“當前,全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受總量繼續增加、擇業觀念求穩、結構性就業矛盾等諸多因素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仍然復雜嚴峻。”自治區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全區各級人社部門將聯動協調社會各界力量,落實好各項就業創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優化招聘和就業指導服務,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記者 馬照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