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農林科學院四年蟬聯寧夏科技進步獎“大滿貫”

幾天前,剛從固原市完成幫扶培訓回到銀川的梁小軍顧不得舟車勞頓,將此行經驗寫成簡報,以備交流之用。以他為代表的農科專家,助力寧夏農林科學院完成了一項驕人戰績——連續4年蟬聯寧夏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大滿貫”。
梁小軍,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寧夏農林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所長,最近正忙著實施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幫扶團幫扶工作。此次國家16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名單中,寧夏的西吉、海原、同心等5個縣(區)上榜,在忙完對固原市53家小微企業技術骨干的“牛肉精深加工技術培訓”之后,還有其他縣(區)的幫扶培訓等著他,“過幾天要組織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去海原縣現場指導,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最終達到科技強、產業興、農民富的目的”。
自2018年以來,梁小軍主持的科研項目5次榮獲科技獎勵,其中寧夏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1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2項、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1項,被授予自治區“塞上農業專家”、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和他一樣,寧夏農科院的專家們厚植“三農”情懷,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研發創新集成示范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破解寧夏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技術瓶頸,書寫了科技賦能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近4年裡,寧夏農科院主持、參與的科研項目共獲得寧夏科技進步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34項,每年均實現這一獎項“大滿貫”。此外,還兩次榮獲寧夏科技獎勵最高榮譽: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一項是枸杞科學研究所所長曹有龍領銜的“枸杞新品種選育及提質增效綜合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另一項就是梁小軍領銜的“六盤山特困區特色產業精准扶貧關鍵技術集成應用”項目。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核心驅動力,我院成立60多年,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攢下來現在的‘家底’,研發的一大批科技成果為全區農業產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寧夏農林科學院黨組書記羅成虎說,目前,全院擁有“百千萬人才”“塞上英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一批高層次人才,國家級技術中心、實驗室、試驗站等20多個,自治區級實驗室、示范基地10多個。“十三五”期間,主持完成各類科研項目800余項,取得科技成果265項、授權專利394件,啟動實施小麥、水稻、枸杞、灘羊等六大育種專項,創制優異新種質200余份。(記者 陳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