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石嘴山執“六權”改革之筆答高質量發展新卷

2023年06月05日09:05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6月4日一早,平羅縣寶豐鎮寶豐村菌菇種植示范產業園智能化菌棒生產車間,經過一夜生長的香菇色澤飽滿,村民們忙著採摘。

“上午挑大的香菇摘掉,下午把菌菇棒上沒‘冒頭’的洞用棍子撬開,過幾天就會長出新的香菇。”村民羅小花告訴記者,將土地流轉后,來園區打工每天100元的工資讓她很充實。

看著大型作業車駛入寬闊平整的田裡,寶豐村黨支部書記劉毅感慨地說:“以前都是凌亂的小塊田,農機根本進不去。通過開發整治485畝鹽鹼荒地,讓小塊田變大塊田,實現了規模化種植。”

近年來,寶豐村搶抓土地權改革機遇,通過農地入市、土地流轉、荒地開發等改革模式,引進企業建設菌草科技產業示范園,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村集體合作社預計實現收入140萬元,吸納150余名農民就近務工。

在土地權改革中,石嘴山市以盤活土地資源、保障市場供給、提高配置效率、守住耕地紅線為改革重點,完成“多規合一”實用性村庄規劃93個,指導平羅縣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改革,讓一個個像寶豐村這樣的村庄在改革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通過全面推行工業用地彈性年期、“標准地”、混合用地等多元化供地模式。以在石國企閑置資產盤活為重點,推動工業園區和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開展批而未供土地和閑置土地處置專項行動,全年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000畝以上,閑置土地處置率達到100%。

改革的種子一旦落下,便在這片發展沃土“遍地生花”:全區排污權改革“第一錘”、工業地下水用水權改革“第一單”、土地權改革“第一宗”、山林權改革“第一票”……近年來,石嘴山市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以“六權”改革為筆,濃墨重彩描繪綠色發展底色,在“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快速通道上,不斷繪就新圖景。

以植綠增綠為核心,縱深推進賀蘭山生態修復、煤炭集中區生態整治等行動,探索在賀蘭山生態治理區、工礦廢棄地、採煤沉陷區開展“光伏+生態”治理新模式。培育壯大一批經營規模大、管理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林業經營主體,深化林票機制,探索建立“以林換碳”模式。

如今,山林權改革后的賀蘭山綠意成詩,林下經濟也孕育著新的生機,好生態迎來了新機遇。

連日來,石嘴山市惠農區海燕村70余名村民在1100畝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裡栽瓜苗。“這是以前的亂石灘,去年種植硒砂瓜價格不錯,還散養上千隻雞和大雁。”負責人王凱告訴記者,收到“林票”后,在管護好林木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林下養殖、林下種植、生態旅游等。

惠農區沿山井灌區水源代替項目通過用地表水替換地下水,實現沿山地下超採區機井關停治理,有效解決用水高峰期農業、生態灌溉來水不足難題,預計年節約水資源500余萬平方米,年增產1604萬元,並為引進東方希望、澄安新能源等大項目落地提供了水資源保障。

用水權、排污權等改革置換出的生態產業,為產業綠色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

“新建企業想要獲取排污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參與排污交易,讓雙方企業都實現了環境資源的最佳配置。”寧夏碳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新強說。去年5月,該公司先后在寧夏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以5.49萬元/噸的價格購得二氧化硫排污指標20噸/年,以2.72萬元/噸的價格購得氮氧化物排污指標16.136噸/年,用於企業年產5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所需的排污量。

排污權交易的啟動,促使企業從根本上削減污染物的排放,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撬”動了企業綠色發展。目前,石嘴山市共有468家企業初始排污權完成確權,確權率100%。排污權交易覆蓋兩區一縣和兩級交易市場,完成排污權交易23筆,交易總金額240萬元。(記者 李 良)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