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追 冰

2023年01月20日08:41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1月18日17時50分。

  長河落日,滿河的冰凌挨挨擠擠,順著寬闊的河面緩緩流動,流水嘩嘩,冰凌咔嚓。寧夏水文水資源監測預警中心石嘴山分局負責人周華和張成在岸邊的丁壩上向遠方眺望。

  “今天封河速度快,預估明天封到四排口上游3公裡。”

  “春節期間,氣溫還要降,保守估計封河會到頭道墩,累計封河108公裡。”

  周華和張成結合天氣預報,根據經驗、水情,研判黃河寧夏石嘴山段的凌情發展。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黃河段凌汛期。黃河在寧夏境內是南北走向,河水從低緯度地區向高緯度地區流,因此下游比上游先封河。黃河在石嘴山段河長108公裡,每年凌汛長度、時間不等,是黃河防凌的重中之重。

  “伏汛好搶,凌汛難防”。黃河凌汛具有強大的突發性,防御搶險復雜艱難。因此,第一時間為防凌決策提供可靠依據,至關重要。作為凌情“偵察兵”,水文人會借助科技手段,尋找並確定冰封河面的上首位置,排查記錄險工段、橋梁、彎道等重點位置的凌情信息。

  平羅縣陶樂鎮五堆子村,東靠244國道,西鄰黃河僅200米,地勢高於河道。“我和黃河相處了52年,冰水拖頂漫灘發生過兩三次,損失了二三十隻羊,坍塌了50畝左右的地。”該村黨支部書記陳川回憶,幾十年前,凌汛消息傳送還比較落后,如今每天8時就能收到凌汛通知,近年來又有黃河寧夏段防洪二期工程的庇護,黃河已經成為最親密的鄰居。

  一位老監測員曾告訴記者,最早的監測是純人工的,他們早晨6時出發,騎自行車沿黃河邊巡測,一出門就是十幾天,夜間借宿村民家,以信件形式上報﹔后來,騎摩托車巡河,以電話形式上報凌汛。

  “現在升級為視頻監測為主、水文機動巡測為輔。以前是‘治河’現在是‘智’河。”24歲的劉雨軒,是名水文“新兵”,能夠熟練依靠高空瞭望、無人機、遙測水位等智能設備監測凌汛,並且傳承了早起測報、鉛筆錄數據、沿河“追冰”的工作傳統。

  張成說:“黃河石嘴山段有16處高清視頻監測點,站點交接處還是存在2公裡的盲區。隻有跑得更勤些,才能獲取精准的第一手資料。”

  隨著封河速度的加快,春節期間也成為黃河防凌的關鍵期。“黃河不休息,我們不放假。‘追冰’過春節很正常。”全區水文水資源監測預警部門早已安排好黃河凌汛值班測報工作。

  當好防凌減災、黃河安瀾的“耳目”和“參謀”,是早已鐫刻在寧夏191名水文人心中的忠誠和責任。(記者 裴雲雲)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