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無症狀感染者佔絕大部分 還需嚴格進行疫情封控嗎?

2022年10月04日08:42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伴隨著疫情的發展,部分封控小區逐步解封,一些群眾提出疑問:“無症狀感染者佔絕大多數,還需要這麼嚴格的封控措施嗎?”“封控后感到恐慌怎麼辦?”“解封后能自由活動嗎?”10月3日,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向寧夏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主任醫師周莉薇求証。

問題一 本輪疫情大多數是無症狀感染者,面對這種情況,還需要嚴格進行疫情封控嗎?

周莉薇說,“9·20”突發疫情以來,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總策略總方針不動搖,果斷決策、以快制快、壓實責任,動員全區上下眾志成城、共同戰疫,與疫情進行了艱苦復雜的斗爭,每日新增感染者均在管控狀態發現且數量呈下降趨勢,實現了7天之內控住“面”的目標。應該說,取得這樣階段性成果,與嚴格的管控措施是分不開的。

部分數據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率遠高於流感,致病率尤其是病死率達到流感的7至8倍。同時,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潛伏期短,隻有“防”字為先,強化社會公共衛生干預措施,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護群眾身體健康。因此,不是說大多數感染者為無症狀就可以掉以輕心,必須嚴陣以待,必須堅持動態清零。

所以,我區採取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同時發力,其中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封控、管控、防范等舉措,盡量減少人群流動,盡快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希望大家理解並配合各項疫情防控政策,共同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

問題二 被封控后,要怎樣做好心理調適,尤其是老人和兒童,該如何順利度過封控期?

“集中隔離是防控新冠病毒的必要措施,你的隔離有著極大的社會意義和價值,你在為疫情防控作貢獻。”周莉薇說。

面對封控,一些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其實,適度的焦慮和恐慌情緒並不一定是壞事,有一定保護意義,但如果這種情緒變得嚴重、持久,就會影響大家的生活。建議大家,一是以積極眼光看待事情,比如現在隔離在家不能出門,或許會煩悶無聊,卻也是難得和家人在一起學習、放鬆的好機會。二是少看負面新聞,用行動充實生活。不如現在就放下手機,和家人做些有意義和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繪畫、看電影和烹飪。此外,要保証規律作息,豐富隔離生活。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別是要保証規律飲食和睡眠。

對於老年人來說,可能更擔心藥物、安全等問題。因此,家人及社區工作人員要及時有效溝通,保証藥物按時供應,使老人放心,並對老人提供生活幫助。對於兒童來說,他們在家上網課,容易同家長產生一些矛盾,比如說家長會過多干擾等。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接納孩子,給孩子適應的時間。如長時間網課學習孩子有一些小動作或者放鬆行為,這些是被允許的,家長不要過多干擾。親子間不能只是教條指令,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孩子學習45分鐘左右,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休息期間建議用更加積極的方式,比如互動游戲等,增加親子間的身體接觸。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發現心理焦慮超出了正常范圍,出現失眠、情緒低落、焦慮、抑郁等情緒狀態時,請主動及時尋求心理援助,我區各地都有心理咨詢熱線。

問題三 解除封控后,是不是就能自由活動了,還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風險人群在解除隔離管控、居家監測等措施以后,証明已經相對安全了,是可以自由活動的。”周莉薇表示,但解封不等於解防,解封不等於解除風險。由於一些人、物流動等原因,還有可能帶來一些潛在的風險。因此,仍不能放鬆警惕,解封后仍要堅持做好常態化的防控工作,堅持科學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不聚會的良好習慣,按規定完成核酸檢測,做好自我健康監測,保護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記者 周一青 黨 碩)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