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侯艷:守住陣地就是最好的傳承

2022年09月27日08:57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黨的二十大代表、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負責人侯艷。

“好奇、喜歡、熱愛。”9月25日,在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黨的二十大代表侯艷用3個關鍵詞描述自己走在秦腔這條路上40多年的感受。

侯艷身上有諸多標簽:“竇娥”“楊三姐”“梁秋燕”“貂蟬”“薩蘭花”……她用精湛的技藝精心塑造一個個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而這些經靈魂外化出來的藝術形象,最終化為如清風細雨般浸入觀眾心田的舞台藝術魅力。 

堅守陣地,在戲曲舞台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侯艷與秦腔結緣,來自母親羅曉英的言傳身教。4歲起,侯艷就常常和身為固原秦腔劇團演員的母親配戲,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很有藝術天賦。16歲,侯艷進入寧夏秦腔劇團。但是,1993年,寧夏秦腔劇場拆遷,劇團也臨時解散。20歲出頭的侯艷一度告別了戲曲舞台,心灰意冷。此后,她擺過地攤、做過主持、經營過服裝生意,還輾轉國內接拍電視劇和電影……

然而,侯艷放不下心中的“戲曲夢”。

“夜深人靜時,我想起從小學習和熱愛的秦腔,想著這麼好的藝術,卻沒有很好地發展下去,委屈地不知哭了多少次。”侯艷說。

2000年,時任銀川秦腔劇團團長的母親鼓勵侯艷重回戲曲舞台,她把侯艷多年拍戲攢下的錢全部用來給女兒請老師,讓女兒重新學習和提高戲劇表演水平。侯艷說:“告別舞台5年,但我從未停止練功。再次投入到戲曲表演中,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踏實和快樂,我知道我的方向在哪裡,我的根一定還在戲曲舞台上”。

十年磨一劍。2011年,侯艷喜摘“梅花”。她獲得第2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這也是繼柳萍、張曉琴、李小雄獲得梅花獎后,寧夏戲劇演員第四次獲得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

還戲於民,讓戲劇離百姓更近

在侯艷眼中,秦腔就像一個西北漢子,一個特別厚重的漢子,它源自於人民群眾火熱的生活實踐。

侯艷說,秦腔是長在黃土地上的藝術形式,不可能脫離泥土的氣息。遠離泥土,觀眾層就斷了,沒有人看,這樣的藝術遲早會消亡,必須扎根基層才有生命力,想讓秦腔藝術更好地往前發展,必須還戲於民,讓戲劇離百姓更近。

40多年來,從一名普通演員到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再到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負責人,侯艷博採百家之長,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表演風格,主演了《竇娥冤》《楊三姐告狀》《朔方天歌》等傳統與新編劇目,至今已累計演出達5000余場。

“群眾對我們有這麼高的期望,我們的每一場戲都要對得起他們,演出中我們就是要把評判權交給群眾,舞台作品好不好,群眾說了算,這是我們踐行文藝創作‘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生動實踐。我們要為誰創作、為誰立言,這是一個根本問題。”侯艷說,我們隻有不忘初心,堅守匠心,堅定信心,創作出具有火熱生活氣息、走進人民心坎裡的好作品,才能到達夢想的彼岸。作為一名黨的二十大代表,我要把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功課,在戲劇的舞台上努力成為真善美的傳播者、先進文化的踐行者、時代風尚的引領者、社會形象的塑造者。(記者 王 剛)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