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縣:山溝溝裡的“樣板房”

記者 楊曉秋 毛雪皎

2021年06月24日08:25  來源:寧夏日報
 
原標題:山溝溝裡的“樣板房”

“用這麼大的4塊頭巾縫了一件衣服。”

65歲的張成樂伸出兩根食指,在面前比畫出一個正方形。

在場的人疑惑相視,追問一句:頭上戴的那種方巾?

張成樂說:“扯不起布。這個才幾毛錢一塊。”

當貧困漸漸遠去,曾經的窮苦日子,如今說起,像傳說一般令人將信將疑。

隻有一床被子,每天晚上一家人隻好呈扇形睡下﹔鞋底磨破了,釘一塊板,再破,就拆掉這塊板,再釘一塊﹔沒有碗,便在炕沿上挖幾個小坑就餐……老一輩人口中這些過去的貧困回憶,在今天聽起來如此匪夷所思。

隆德縣陳靳鄉新和村,曾經因生存艱難,8個組搬遷得隻剩下4個組。6月20日,沿著寧夏境內最美縣道——隆涇公路,記者來到這個“窩”在大山裡的村庄,試圖尋找一些過去日子的蛛絲馬跡。

挖了六個坑的老炕頭

“以前那種土坯房子還有嗎?”

“那找不到了。現在隻有老巷子裡還保留了一點,主要給游客展示。”

隆德縣城關鎮紅崖村老巷子,有寧夏最美巷子之譽。原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驛站,自宋以降,已歷千年。1935年8月,紅二十五軍在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的率領下,攻克隆德縣城后,在老巷子召開會議——住在老巷子裡的人,把這段紅色歷史講給每一個游客。

去新和村之前,記者決定先到老巷子。正值周末,一群年輕的面孔從一輛旅游大巴中走出來,好奇地四下張望。200米長的千年老巷,被嘰嘰喳喳的青春填滿。

一轉彎,一截老炕頭映入眼帘。1米多長的炕沿上,6個碗口大的坑清晰可見。“過去有的人家買不起碗,就在炕沿的木頭上挖一些小坑。飯做熟舀到坑坑裡,娃娃們就趴在炕沿上吃。”張成樂在老巷子裡經營著“家悅”農家院,他告訴記者,這種“炕頭碗”,過去在一些農村家庭中有過,到20世紀70年代以后,幾近絕跡。

在他的記憶中,貧窮,是過年才吃得上的白面,是老伴娘家村裡那戶兩口子隻有一條褲子的人家,是衣服上層層疊疊的補丁,“生活缺欠得很”。

后來在政府幫扶下,他推舊屋蓋新房,辦起民宿。以一手純正的手工醋手藝和隆德傳統美食——暖鍋,吸引著八方來客,“現在的日子好得很”。

窮日子一去不復返。老炕頭上的6個坑,以一種強烈的儀式感,提醒人們,那樣的苦難真實存在過,日子曾經這樣苦過。把它嵌進牆中,既是對過往的封印,也是要與之決絕。

談話間,張成樂的老伴為記者端來了茶。碧綠的茶葉在古朴的瓷杯中舒展,陽光從頂棚傾瀉而下,滿杯光亮,茶香彌漫而出。

拆房

隆德人講究。尤其在住的方面。

不管是明堂高屋,還是泥牆土地,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得干干淨淨。

也正是這個“住”字,曾讓新和村黨支部書記趙小龍憂慮許久——2013年他上任時,全村除七八間磚房外,其他全是土坯房。偏偏新和村一到秋季便陰雨連綿,有時一下就是20來天。村民無奈,房頂塌了,就拿椽子頂著﹔屋漏了,便打著傘坐在屋裡……

趙小龍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見雨。一下雨就愁得不敢睡,連夜挨家挨戶上門提醒,“不安全,怕出事”。

根據貧困群眾的危房類型、改造意願等情況,寧夏採取原址翻建一批、加固改造一批、移民安置一批、補償退出一批、擴面安置一批、周轉安置一批的“六個一批”辦法,綜合施策,分類推進危窯危房改造工作。

趙小龍整整動員了一年,沒有一戶願意拆房翻修。

沒錢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來自思想深處的顧慮:新和村原本有270戶人家,后因山上居住條件惡劣,當地政府對89戶實施了移民搬遷。留下的村民擔心自己哪天也要搬走,錢就白花了。

“要不是有這位老先生主動帶頭拆房,根本推進不下去。”

趙小龍口中的“老先生”,是村醫翟士剛。“從有記憶起,就住在土房子裡。家裡窮得火都架不起,隻能燒柴草,一做飯滿屋都是煙。”“洗澡,就是在盆裡倒點水,湊合著擦兩把。”68歲的老村醫回憶起從前的日子,直搖頭。

村中行醫數十年,走家串戶,翟士剛經歷過苦難,也見過太多苦難。修造房子的成本價不到1萬元,政府補貼3000元,后來提高到5000元。“這麼好的政策,要積極參與、支持。”他主動找到趙小龍,表示願意帶頭拆除舊房。

翟士剛和鄰居成了村裡帶頭吃螃蟹的兩戶人家。年底,新房落成,灰頂白牆,上下圈梁構造柱,能抗八級地震——“把這兩家當作樣板房,要讓別的村民看到政府給蓋的是啥樣的房子,心就定了。”

春節一過,村民們主動上房揭瓦,家家戶戶開始拆房。此后,隨著房屋造價成本上升,補貼提至2.2萬元。房屋則統一制式、嚴格標准,按照圖紙挂圖蓋房。

隻有住得安全,才能談論其他,這是走出貧困的底層邏輯。“思想上一旦轉變過來,這項工作就推進得特別快。群眾之間形成了濃厚的氛圍——有一種別人家都在修房、我不修就掉隊的心理。在推進速度最快的2018年前后,下鄉時路都沒法走,家家戶戶都在蓋房。”隆德縣鄉村振興局局長辛學發回憶。

2014年以來,隆德縣完成危房改造24283戶,兌付資金5.4億元,實現安全住房全覆蓋。

泥土抹就的土房子,徹底從隆德的山川丘陵間消失。

“哪年哪月有這樣好的社會”

新和村四面環山,氣候涼爽。前身為翟家堡子,后改為下河槐村,合並周圍5個行政村后,更名為新和村。2016年,整村推進脫貧銷號。

“就我這院裡,每間房都有廁所。”老村醫抬手指了指自家院中的七間房。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當地扶貧、交通等12個部門聯合攻關,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將硬化道路通達至每一戶村民家門口。2017年,新和村村委會動員村民入股,成立旅游公司。2020年,新和村人均收入達1.1萬余元。

“5000多年,哪年哪月有這麼個社會,國家養活種地的農民,操心老百姓吃住,看病還給報銷。從古至今,再繁盛的朝代都沒有過。”

“國家政策這麼好,咱們也朝好裡鬧。”

這家門口,雕花的石欄杆圍出一方花圃﹔那家上房的相框裡,71歲的女主人身著紫紅旗袍,戴一串珍珠項鏈,笑得大方,茶幾上散落著幾粒枇杷﹔老村醫家院子裡的圓桌上,放著一個快遞包裹,“從網上買的書”。老村醫擺了擺手中的新手機,這是他去年國慶時花2000多元買的,背后是鮮亮的手機殼……翟士剛除了村醫,還有另一個身份:村裡馬社火的議程官。每年正月裡耍社火時,他就會創作幾段四句詩進行現場解說,如同新農村裡的Rapper,宣講好政策,夸贊好時代。

這不,張嘴就來:“打好脫貧攻堅戰,整村推進是關鍵。修新房、建新院,村容村貌大改變。”

翟士剛期待著全村村民共同努力,一起把旅游產業搞好。

政府想得更為深遠。目前隆德縣已建立防返貧監測預警網格化管理機制,將全縣3萬余戶農戶全部納入監測范圍,形成縣鄉村三級監測預警幫扶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讓脫貧基礎更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從爛塌房到磚混房,從走不出大山到硬化路通到家門口,年人均收入從不足3000元到1.1萬余元——昔日山川,在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歷程中,早已被湮沒成歷史塵煙,換了天地。

(責編:閻夢婕、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