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縣:黃土地上種出幸福花

2021年06月07日08:36  來源:寧夏日報
 

   1979年的“包干到戶”,讓賀蘭縣原通義公社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從此,賀蘭縣的農業產業格局悄然改變。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始終是農村改革的主線。從“包干到戶”到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如今賀蘭的一片片黃土地上到處盛開著幸福的花朵。

   從“包干到戶”第一村到“農業+”

   在賀蘭縣,全縣“包干到戶”第一村——立崗鎮通義村早已名聲在外。

   “當時的通義是全縣最窮的一個公社,一個勞動日10分,核算下來掙0.6元錢,家家戶戶糧食都不夠吃,每年要向生產隊借糧食。”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庄學禮回憶,村民吃不飽肚子的日子在“包干到戶”責任制后發生了改變。到了1980年夏收時,整個通義公社總共打了260萬公斤小麥,比最好的年景多收了75萬公斤小麥。“包干到戶”從此在賀蘭縣全面推開,賀蘭縣也由此成為全面實行“大包干”的全區第一縣。

   “幾十年前我們村的土地改革走在了全區前列,現在賀蘭縣年齡大點的人都忘不了當年紅紅火火‘包干到戶’大生產的場景。”5月23日,通義村黨支部書記馬瑞寧告訴記者,如今的通義村通過“農業+”發展模式,不斷釋放土地改革紅利,讓村民們享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

   退役軍人榮輝2014年開始流轉村裡土地種植有機水稻。從開始的1000畝發展到如今的3000余畝,榮輝流轉了50余戶村民土地發展“訂單農業”,土地流轉費不僅讓村民有了保底收入,還可以通過打工獲得工資,實現“一地雙得”。

   “我有40畝地流轉出去了,我在自家的土地上打工,種水稻開拖拉機,一年工資5萬余元,再加上土地流轉費,一年有8萬多元的收入。”55歲的謝廣文是第一批土地流轉的受益者,他坦言,村民都對現在的改革很滿意,家家戶戶年收入都實現了翻番。

   和很多村子一樣,近幾年,隨著大量年輕人外出,通義村家中老人無人照顧的情況越來越多。於是,通義村利用廢棄的學校建了一座養老院,實現全村老人集中供養。“老伴去世了,孩子們都在外面打工也顧不上我。我住在這裡有專人照顧,啥事不用操心。”78歲的李鳳蓮早已將這裡當成了第二個家。

   “通義村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產權制度改革,盤活集體資產,集約經營土地。推進土地流轉,發展現代農業。”通義村黨支部副書記丁海兵介紹,如今,通義村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2021年,村裡訂單農業認購水稻1500畝,認購戶達1000戶以上。通義村已形成認購、加工、儲存、包裝、配送的一體化產業鏈。

   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打造新型現代農業

   說起常信鄉四十裡店村的寧夏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大多數銀川人都耳熟能詳。這個把水稻種出花的鄉村生態觀光園已成為全國人民的打卡地,每年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

   “稻田畫的秧苗基本插完了,這幾天就是在補秧。”5月22日,“全國十佳農民”獲得者趙建文正在和工人們商量農耕文化的相關事宜。

   8年前,四十裡店村還是大片鹽鹼地,村民種出的水稻品種雜、產量不高、價格低,一度讓當地百姓失去了種植的信心。

   “一個人富不算富,要帶動村民一起富。”2012年,趙建文通過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將四十裡店村486戶3200多畝土地進行入股,建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稻田裡養著螃蟹、魚、泥鰍、鴨子,水裡種著彩色水稻,形成了一幅“稻漁空間”的美麗農田畫。

   “每年直接帶動稻蟹種養1萬畝,實現一地兩用、一水多收,輻射帶動近500農戶致富。”趙建文表示,園區採用循環種養、以漁治鹼、統防統治等新技術,實現從傳統種植到稻魚(蟹、鴨)立體種養,水稻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園區示范智能化低碳高效養殖、稻漁水循環生態立體種養等新技術,解決周邊農民300余人就業。

   村民陳紅兵一家4口以種植水稻和小麥為生。“那時,種植技術不行,種出的稻谷淨是癟殼,收成不好,除去所有開支,每年純收入不到1萬元。”陳紅兵表示,2012年,他把30畝土地流轉出去,土地流轉費加分紅一年就是2萬多元。現在他還在園區打工,又增加了一份務工收入。

   2017年以來,趙建文在寧夏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建設了稻田畫景觀區、農事活動體驗區、農耕文化展示區,通過開展春季農耕文化插秧節、農業嘉年華、農民豐收節等休閑節慶活動,帶動周邊農戶從事餐飲、服務、特色農產品銷售等。同時,利用四十裡店村十八社農戶閑置房屋和宅基地打造精品特色民宿,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如今,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已成為寧夏鄉村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記者 張曉慧 文/圖)

在寧夏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工人在補秧。

(責編:賈茹、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