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黃河水調蓄工程通水

2020年11月06日08:18  來源:寧夏日報
 

11月5日,固原市黃河水調蓄工程具備通水條件,開始向其“心臟”——何家溝水庫蓄水,這是固原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也是寧夏水利事業的一件大事:為清水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為搭建全區基礎水網“主動脈”,再添“梁柱”。

2003年10月,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固海揚水擴灌工程全線通水,結束了固原人用不上黃河水的歷史。但受基礎設施限制,自治區每年分配的4800萬立方米引黃指標,使用量不到1000萬立方米,致使原州區近30萬川台地無水可灌。“土地面積大,灌溉水渠小,一年僅能灌溉一次。”原州區何家溝村村民何昱說。隨著種植業和養殖業興起,一年一次的灌溉量已難以滿足當地用水需求。

2016年投入運行的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工程,有效保障了固原百萬群眾的生活飲水,但依舊無法滿足發展現代農業生產所需。要破解水資源短缺難題,引黃灌溉是發展大面積農田灌溉的可靠措施。

為解決水困,合理調配固海擴灌工程來水,改善農業灌溉條件,固原市委、市政府於2018年8月提出固原市黃河水調蓄工程建設項目。2019年自治區兩會期間,固原市作了專題匯報,在征求各方面意見,經過反復科學論証后,最終確定了建設方案。

2019年5月30日,這一固原歷史上投資最大的水利單體項目開工建設。該工程概算投資3.93億元,工程新建一座何家溝水庫、一座泵站和5.19公裡的輸水管線。工程將從固海擴灌十二干渠中段南城拐子泵站旁建黃河水調蓄取水泵站取水,建成后,每年可向原州區黃鐸堡、三營、頭營、彭堡、中河5鄉鎮的灌區新增黃河水近4000萬立方米。

隨著工程步步推進,種種難題接踵而至。何家溝水庫是整個工程的“心臟”,總庫容為997萬立方米,建成后將成為我區第二大水庫。工程開工后,每天都有約250名工人、400多台機械施工穿梭忙碌。一年來,施工大多是在濕陷性黃土地區進行,一旦下雨就會嚴重影響工期,為了確保大壩蓄水目標如期實現,項目建設單位科學組織、有力協調、精心施工、攻堅克難,抓住5、6、7三個月的施工黃金期,日夜奮戰進行大壩土方回填施工。

黃河水世界上含沙最多的河流之一,提升后強大的水頭壓力對輸水管材質提出高要求,建設單位採用了寧夏水利工程中少見的低合金、高強度鋼管,管壁厚度比普通鋼管厚0.4毫米、防腐涂層裡外4層,焊縫4層……然而,還是出了問題:2020年3月,經過無損探傷和超聲波尋找,17道焊接100%不合格。

六盤山水務公司固原市黃河水調蓄工程項目組工程技術部尹佔雄那本秘密麻麻的筆記本記錄了問題的破解過程:為焊條加350攝氏度的保溫箱﹔搭建擋風棚阻止風沙﹔制定新的焊接工藝,並對技術人員培訓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焊縫100%合格。

“工程建成后,將與寧夏中南部飲水工程相貫通,形成南調涇河水、北引黃河水雙水源,解決固原工業用水及城市應急供水問題。”固原市黃河水調蓄工程項目組副組長張廷華滿懷喜悅。

“大壩建成了,旱地變成水地,我們就能種菜、種紅梅杏、種草莓等經濟作物了。”固原市原州區黃鐸堡鎮白河村村民楊發買說。(記者 裴雲雲)

<p>    <p  align=

固原市黃河水調蓄工程建設現場。 (固原市委宣傳部供圖)

(責編:趙茉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