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

用好教育改革的指揮棒

本報記者 趙婀娜 吳 月

2020年10月20日10: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總體方案》從黨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問題入手,破立並舉,推進教育評價關鍵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

  文件有哪些新亮點,下一步如何貫徹落實?多位專家從不同角度提供了分析與思考。

  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准

  《總體方案》明確,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准。堅決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單純用考試升學的‘指揮棒’指揮學校教育、評價學校教育、考核學校教育,違背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本質。”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志勇說。

  “《總體方案》就是要從根本上回答為什麼辦教育、什麼是人民滿意的教育,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上海市教委電教館館長張治表示,教育評價改革,就是要樹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觀,引導各級教育機構和學生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國高校應當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說。

  “在教育評價上突出立德樹人,旨在引導教育回歸根本。”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表示,從基本內涵看,“立德樹人”至少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即有德行、有才學、有根基、有格局。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葉仁蓀談道:“我們將支持、鼓勵、引導學校將治校辦學的重點放到立德樹人上來,堅決糾正一味追求考試和升學成績,忽視德育、犧牲師生身心健康的錯誤做法。”

  圍繞“破五唯”目標展開推進

  “五唯”是當前教育評價問題的集中體現,反映了不科學的評價導向。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辛濤分析:“近年來,我國教育評價體系逐步完善,但是,教育評價的功能仍未得到科學地、充分地發揮。這一問題突出表現為以分數和升學率為唯一依據來評價學生、學校和教育從業人員,以文憑、論文和帽子為唯一依據來評價人才。”

  《總體方案》明確,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

  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翟博具體分析:“‘唯分數’評價學生,忽視了學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能力素質等成長的重要因素,不利於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唯升學’評價學校,違背了教育規律,不利於營造健康的教育生態﹔‘唯文憑’評價人才,忽視了人的品性和綜合素質,不利於鼓勵學生多樣化成長、成才﹔‘唯論文’評價教師,忽視了教師教書育人的本質﹔‘唯帽子’評價學科,忽視了學科建設的本質、職責、使命和作用,不利於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貫徹落實《總體方案》,要深刻反思、克服教育各領域、各環節存在的‘五唯’問題,破立並舉,提高改革實效。”

  東北大學校長趙繼認為,“破五唯”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關鍵任務和重中之重,對整個教育系統尤其是高等教育領域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總體方案》部署的五項教育評價改革任務,均是圍繞“破五唯”的中心目標展開推進。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須以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和切入點,開拓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發展新局面。

  不斷完善不同主體的評價辦法

  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世界性、歷史性、實踐性難題,涉及多重因素、不同主體,牽一發而動全身,被喻為教育綜合改革“關鍵一役”和“最硬一仗”。

  “評價是教育發展的‘牛鼻子’與‘指揮棒’,會成為教育發展的‘方向盤’。中國教育發展的新階段及其新任務,需要新的評價體系與原則方法進行導航,它直接關系到科學的教育觀、人才的成長觀、社會的選人用人觀。”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謝維和分析。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通力配合、協同推進。專家們認為,評價改革有5個關鍵主體,黨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用人單位。貫徹落實《總體方案》,就要立足五大主體,全面反思、審視、調整、完善現行的各類評價制度、評價標准、評價程序等,建立堅實的制度基礎。

  “各個學校、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尤其是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理解領會《總體方案》精神,結合各自的工作實踐,不斷摸索完善各個領域不同主體對象的評價辦法,形成可操作的規章制度與細則。”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說。

《人民日報》( 2020年10月20日 第 12 版)

(責編:趙茉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