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武口:舉棹開新境 揚帆再啟程

2020年09月23日08:12  來源:寧夏日報
 

   回望大武口的建設歷史,你能看到最深邃的智慧。

   無論何時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都會被那山、那人、那精神感動。

   1960年,和千千萬萬從五湖四海匯聚到石嘴山參與建設的家庭一樣,倪景德隨父母從吉林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來到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一棵樹”。韋梅榮也和家人從河南洛陽市伊川縣搬到了這裡。

   長途跋涉、舟車勞頓,心向往之的這個家卻讓倪家和韋家吃盡了苦頭。所謂“一棵樹”,真的就是賀蘭山下的一棵楊樹,除此之外,就是無邊無際的戈壁灘。

   幾十年后,大武口的年輕人不明白祖輩們為什麼用“三住宅”“九棟房”“四十棟”來命名居住的地區,他們得到的回答是:“當時那塊地上有啥就叫啥,地如其名。”

   “外地的人站在大武口的地界上,還疑惑地問大武口在哪?”韋梅榮回憶,她工作多年后,大武口建起了當時最高的三層建筑煤城招待所。“說是三層,其實是兩層之上有一層凸起,號稱三層。”

   條件越艱苦,越要靠雙手創造。天為席、地為床,追夢的人們在山裡挖開窯洞,在地下挖出穴式房屋“地窨子”,有條件的在幾塊木板中間填塞黏土筑成“干打壘”平房。沒有人叫苦叫累,因為他們牢記使命,誓要在荒野上建起一座城。

   成年后,倪景德、韋梅榮相繼成為石炭井礦務局總機修廠的工人,在參與“一棵樹”附近道路的修建時相識、相知,喜結連理。如移山的愚公一般,他們和同事用長滿老繭的手托起了凌空穿梭行駛的索道,用承載重壓的肩膀扛出了大山裡的工廠,機器馬達日夜轟鳴,煤海燈光燦若群星,他們肩並肩、手挽手用震撼寰宇的精氣神,將“人”字立在賀蘭山間。

   60年來,無數個倪景德和韋梅榮用熱血和意志勾勒著大武口區不斷擴大的輪廓,一批批移居到大武口的建設者和他們的后輩一起創造了驚天動地的創業奇跡。經過幾代建設者矢志不渝的奮斗,大武口區已從煤炭工業城市逐步發展成為創新型山水園林工業城市。

   如今的大武口是全球重要的鉭鈮鈹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煤機裝備研發制造基地,以及寧夏新能源材料生產研發基地,也是內陸開放型試驗區和國家老工業基地改造試點城市區,新型工業佔工業總量比重達55%,經濟社會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隨著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大武口區通往外界的交通體系不斷完善,成為寧蒙邊界重要的物流集散地,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在國家西部大開發中佔據明顯的區位優勢。

   生態園為支撐、道路綠化為骨架、街頭園林景觀為節點、園林小品為點綴,大武口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打造出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綠色環城的城市園林體系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態城市格局。

   光陰荏苒,白駒過隙。倪景德夫婦已在大武口生活了60年。

   隨著生活條件改善,他們換了4次房。如今老兩口住在116平方米、帶電梯的樓房裡,兩個女兒都是大武口區的社區干部。

   老企業新技術: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不止步

   9月20日,走進天地奔牛生產車間,許多工種都用上了機器人等數字化智能設備。

   如果不是工人介紹,誰也不會想到,這家相信“當今時代,唯變不變”的企業,前身是“三線建設”時期在賀蘭山下選址建設的西北煤礦機械一廠。

   每年至少拿出銷售收入的3%作為科研經費﹔設立天地奔牛研究院、北京研發中心和石嘴山研發中心﹔通過薪資傾斜、股權激勵等措施鼓勵全員創新……天地奔牛在54年的風雨洗禮中歷久彌新、青春永葆,靠的就是不斷淘汰落后工藝設施、不斷革新技術、不斷研發產品。

   天地奔牛的轉型發展之路,也是大武口區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今年,緊盯國家政策導向和投資方向,大武口區從實際出發,謀劃了82個突出產業延鏈補鏈、鄉村振興、民生保障改善、綠色發展的重點項目。目前獲批的自治區2020年科技研發立項項目有35項。企業與中南大學、中煤礦山公司等高校、企業建立合作。

   通過“高鎳8系鋰電池正極材料”“醫療用鉭材料”等重大重點項目的實施,大武口區激發科技人才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自主創新能力。上半年組織杉杉、盈氟金和等5家企業申報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奔牛、德運等8家企業申報自治區柔性引進科技創新團隊。

   走進位於大武口區的石嘴山先進材料協同創新工程中心,中試車間基礎建設已完成。該中心與北京理工大學合作,累計為北京理工大學等供應高熵合金材料541.215公斤,與中科院金屬所等簽訂高熵合金真空懸浮熔煉、3D打印金屬粉末、3D打印服務等銷售合同共計2150.33萬元,中試孵化平台實現初步投產達效,成為大武口區轉型升級發展新動力。

   “寧夏中科碳基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合作,正在開展碳基產業分析檢驗研究平台建設工作。這將為大武口區碳基產業企業提供脫硫脫硝活性炭催化劑等技術合作,發揮區域‘太西煤’優勢搭建技術平台。”大武口區科技局局長宋發旺說,目前,大武口14個市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共入駐企業560余家,帶動就業5900余人﹔石嘴山高新區中小企業孵化園入駐企業20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治區科技小巨人企業、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等中小企業129家,國家級貫標示范企業4家﹔累計申請專利300余件,授權專利237件,榮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5項、一等獎1項﹔石嘴山市科技金融眾創空間入駐企業23家,帶動就業240人,累計完成稅收5444.39萬元,初步形成了互聯網小貸、大數據服務、融資擔保、証券機構等金融業態聚集發展的新態勢。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一棵桑葚樹、一棵核桃樹、一棵棗樹,這3棵樹齡近百年的大樹記錄著“賀蘭山下第一村”龍泉村的再次興盛。

   許麗是嫁到龍泉村的媳婦,在石嘴山還被稱之為煤城的時候,就跟著丈夫拉煤東奔西走,在煤礦當過7年大廚。

   那時候,年輕人都在煤礦裡跑營生,龍泉村裡隻剩下老人小孩,每天陪伴他們的是為數不多的老樹。

   近幾年,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狠抓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外圍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工作,依法關停取締一批煤炭企業,拉煤生意慘淡下來。

   與此同時,增添綠色的新產業崛起了。龍泉村利用美麗鄉村建設的政策利好大力發展旅游業,原本蕭條的村落人氣爆棚。

   看到很多村民回村發展,許麗夫婦也在村裡開了家飯館。真別說,逢節假日,單日進賬流水近6000元。

   人回來了,旅游讓村子興旺了,樹也越種越多。當年的老樹被新植的樹木縈繞,不再孤單。龍泉村黨支部書記高亮表示,截至目前龍泉村美麗家園項目已完成投資1億元,用於集污管網建設、后山綠化與綜合生態整治、田園綜合體等25個項目,由此吸引了50余戶村民返鄉創業,帶動500余人創業就業。

   金秋九月,大武口賀蘭山東麓生態景區鵝黃翠綠交錯,行人三三兩兩在樹蔭下駐足觀賞,合影留念。

   經過生態供水系統改造、退化林改造工程(溝口片區)、石炭井生態綠化工程等10多個項目建設,大武口賀蘭山東麓已層層疊翠。71歲的肖勇帶著兒子、兒媳和孫子穿行在林間,往事涌上心頭。

   “20年前,這裡是一片瘦骨嶙峋的荒山和土壤鹽鹼化嚴重的戈壁灘。”說話間,肖勇眼前似乎又浮現當年參與整治時的畫面:亂石堆上,星星點點長著幾叢芨芨草、沙棘和又低又矮的酸棗樹。一陣風刮過,黃沙立刻向著大武口城區彌漫,小沙石打到臉上生疼。

   1996年,石嘴山市委、市政府作出決定:創建園林化城市,建設森林公園。要在嚴重缺土缺水、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氣候條件下造林,很多人心裡沒底,就連一些外地的專家也抱著懷疑態度,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后來呢?”孫子肖立新好奇地問。

   肖勇笑了,他抬手指向眼前蔓延至城區的一抹抹綠色。

   生態治理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大武口區賀蘭山自然保護區清理整治指揮部工作人員白建福說,2018年至2020年,大武口區一鼓作氣實施了賀蘭山大磴溝等39個生態修復項目,完成自治區交辦的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外圍一體化整治點位29個。累計栽植各類樹木20余萬株,撒播草籽12萬畝,治理總面積74.2平方公裡,其中綠化面積8000畝。截至目前,賀蘭山大武口區段除2處保留的井工煤礦外,所有的煤礦、非煤礦山、煤炭加工場等企業全部關閉退出,“黑、臟、亂、差”的狀況得到根本性扭轉,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當年的建設者都知道,1959年,為了將礦區開採的煤炭和物資運送出去,國家決定以大武口站為中心點,修筑包蘭鐵路支線——也就是素有“太西煤走廊”之稱的平汝鐵路。

   今年5月1日,行駛平汝鐵路,原銀川始發、終點汝箕溝的7524/5次客運列車冠名“石炭井號”,成了旅游列車。治理后的賀蘭山大磴溝則變成了這趟列車繞不開的風景——望向窗外由遠及近的賀蘭山,山間綠色和千畝林帶隨風搖曳,總會讓建設過大武口的乘車人熱淚盈眶。

   搬出大山天地寬:移民社區幸福“密碼”

   20世紀80年代以來,寧夏先后組織實施了吊庄移民、“1236工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移民、中部干旱帶縣內生態移民。無數西海固地區“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貧困群眾,借著移民搬遷政策搬出大山,走向幸福生活。

   大武口區星海鎮,就是吊庄移民群眾聚居的鄉鎮。

   1983年,曹建江離開隆德縣到大武口區發展時,身上隻有7塊錢和挑行李的扁擔。剛到大武口,人生地不熟的他和同伴睡地鋪、打零工,扁擔變成了臨時枕頭。

   發展初期的星海鎮不過是川區的一片荒地。“我實在扛不住,准備擔上東西回家,同伴一屁股坐在我的扁擔上,笑著拿出幾個辣椒,說是附近摘到的。種菜有戲!那一刻我決定留下來。”曹建江和同伴一天打幾份小工,攢下第一桶金,嘗試種植蔬菜大棚。

   如今,他已經承包了星海鎮的兩個農產品市場,農民可以在市場自由交易。為了讓“十二五”移民增加就業創業機會,去年他又成立了“勞務移民就業創業市場”,吸納160多名移民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貧困戶和殘疾人可以免費入駐市場。

   “這些年,大武口區在星海鎮投入4.2億元建成了佔地273畝、共30棟住宅樓的移民安置區,配套建設了學校、幼兒園、衛生院等公共設施,如今的光陰不一樣了。”曹建江說,“搬得進、穩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願景已變為現實。

   2012年,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十二五”生態移民規劃,在大武口區星海鎮安置勞務移民2520戶9567人。面對移民群眾“出山、進城、上樓”的不適應及社區管理和服務的新課題,同樣來自寧南山區的倪萍在關鍵時刻勇挑重任,從此既是“娘家人”,又是“婆家人”“當家人”。

   8年來,身為星海鎮新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的她一刻不停地為居民的幸福生活奔波。企業代培讓移民群眾通過培訓直接上崗穩定就業,“訂單式培訓+勞務中介+扶貧車間”就業模式讓扶貧車間與市場實現有效對接,戶籍核轉……在倪萍和同事的努力之下,新民社區小事不出社區,鄰裡和睦,勞務移民人均年收入從2012年搬遷前的2500元,達到了2019年的11000元。

   星海鎮群眾的幸福生活,來自個人的奮斗,來自倪萍們的盡職盡責,也來自大武口區社會治理的積極探索。

   為加快移民戶籍核轉,確保移民順利享受本地各項政策,大武口區提出“核對一批遷轉一批”的工作要求,於2018年底前統一遷轉勞務移民戶籍2490戶,在全區率先完成了勞務移民“戶籍核轉清零”工作任務。目前新民社區建檔立卡戶及邊緣戶醫療保險繳費率100%,建檔立卡戶中符合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555人已全部參保,符合補貼條件的385人已全額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去年,大武口區還建立了整合各部門(包含自治區人社廳、民政廳、衛健委)各類數據資源200多萬條的“互聯網+網格”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台,各部門、街道社區共享數據資源約900萬次。星海鎮群眾辦事真正實現數據跑腿,成為政務數據共享共用的受益者。(記者 朱立楊)

<p>    <p  align=

  文體事業蓬勃發展,連年舉辦各項賽事。記者 朱立楊 攝

<p>    <p  align=

  創新型山水園林城市石嘴山。記者 朱立楊 攝

(責編:趙茉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