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原州區陽窪村:這裡的幸福觸手可及

2020年09月15日07:55  來源:寧夏日報
 

   “你到官廳鎮陽窪村看一下,變化大得很。”9月13日,記者在固原市原州區採訪,扶貧辦主任張玉海向記者介紹。

   乘車沿著山路蜿蜒而行,進入這個曾經隸屬原州區“東八鄉”的極度貧困村陽窪村,稀稀落落的農家散布在山間。

   一個純粹的大山裡的村子,如此偏遠而閉塞,產業能有多大發展?記者用無人機升空“探查”,稀稀落落的民居,牛棚,還有遍布的玉米地,構成陽窪村的主體。

   一處山窪裡,一家整齊的院落,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大瓦房寬敞明亮,旁邊簡易車棚內,停放著一輛小轎車,院子中間一棵梨樹,繁茂的梨子頗為誘人。院子前一座用磚砌起的新牛棚內,一位40多歲的漢子正在運草料。

   記者跟隨進了牛棚,仔細數了數,共22頭健碩的大牛!

   “你這‘固定資產’就得五六十萬元。”記者開玩笑說。

   中年漢子見記者在拍照,笑著問道,“你是記者吧?”

   記者點了點頭,“我來看看你們村子的變化。”

   “我叫喇童軍,你來我們村就來對了!”中年漢子放下手頭的活兒,“以前日子又苦又窮,家裡整點兒零花錢都難得很,現在養了22頭牛,種了40多畝青貯玉米,一年純收入就近10萬元。”

   “你們這個村子山大溝深,這麼閉塞,收入能有這麼高?”記者問。

   “以前窮,這些年來國家扶貧政策落實到位,鼓勵村民發展草畜產業,現在日子越來越好。”喇童軍說。

   “種玉米,養牛,村民們干得都很專心。”喇童軍的妻子邀請記者吃一頓家常面片。

   廚房內,鮮美的肉香,可口的面片,自家種植的辣椒,微辣,食之上癮。

   “這是我們的日常。”喇童軍笑呵呵地說。

   從喇童軍家出來,記者信步而上。

   “你這個老人家,咋這麼倔,兩萬八已經夠高的了,還是賣了吧。”

   “不賣,低於三萬不賣。”

   記者循聲望去,一座大牛棚前,兩個牛販子正在和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討價還價。

   “兩萬九!兩萬九賣不賣?”

   “不賣,三萬你拉走。”

   兩個牛販子互相嘀咕了一會,心有不甘地三步一回頭走向其他村民家裡收牛去了。

   “兩萬九你還不賣?”老伴埋怨起來。

   “昨天說好的,一個買家出價3萬元呢,明天就來了”老人一點兒都不急。

   記者一問,老人名叫買有生,家裡養了18頭牛、20多隻羊,就在記者採訪時,1隻羊產下2隻小羊羔。

   “老人家,你一年收入咋樣?”

   買有生有些得意地捋捋胡須,笑而不答。

   記者饒有興趣地又走了幾家,看牛,看羊,問發展。每一家農戶,記者總是先數一數牛棚裡的牛,走進買彥強家也不例外。

   “12頭牛!不少!”記者感慨道。

   “這邊還有7頭牛犢呢,今年出生的。”買彥強拉記者走進另外一間牛棚,7頭小牛犢正在隔壁的單間吃“小灶”。

   “一年增加7頭小牛,就是7萬多元啊!”買彥強高興地說。

   買彥強家的房子蓋得夠好,嶄新的大瓦房外牆貼著瓷磚,金色的合金門窗,屋子裡的陳設,一點不比城裡人差。

   在記者的視線裡,村裡原有的不少窯洞現在都已經廢棄,隻留下一個時代的見証。

   “目前全村403戶,種植玉米7000畝,牛存欄2800頭,戶均12頭,養殖15頭以上的村民佔全村養殖戶的40%,50%的村民已經開上了小轎車。”陽窪村村主任買彥虎的話結束了記者的採訪,記者深深感到,這裡農民的幸福觸手可及。

(責編:趙茉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