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約

——追尋閩寧對口扶貧協作24年印記(下)

2020年09月05日07:55  來源:寧夏日報
 

這場盛大的赴約,源自於24年前許下的誓言,擲地有聲、諾比金堅!

這次溫暖的探親,延綿24載春秋,風雨無阻、情比海深!

金秋9月,塞上江南最美的季節,沐浴在一片燦爛的光輝之中的寧夏,迎來了來自閩江水畔的親人。

9月4日,福建省、寧夏回族自治區互學互助對口扶貧協作第二十四次聯席會議在銀川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和視察寧夏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總結閩寧互學互助對口扶貧協作第二十三次聯席會議以來工作情況,共敘閩寧深情厚誼,共商扶貧協作大計,共謀兩地合作發展。

篤定前行 奮力前行 砥礪前行

山海攜手,縛住貧困蒼龍。

“寧夏現在的模樣,是1997年我第一次站在隆德的土地上心中的夢想。”再次站在寧夏的大地上,福建省第一批援寧工作隊負責人張性魁穿越時空深情回望。

“得益於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得益於寧夏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讓我能夠在這片土地上闖出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地,扎下了根。”望著面前十萬畝葡萄園,閩商陳德啟恍若隔世,若非親歷者、奮斗者,怎能想到13年前這裡還是賀蘭山腳下一片戈壁灘。

“固原現在‘隻見牛不見肉’。要讓群眾致富奔小康,就要打通產業鏈,將一頭牛的純利潤由1000元提高到3000元左右。”這一年,融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旭東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固原。在2019年閩寧第23次聯席會議上,來自福建的融僑集團與寧夏固原市“喜結良緣”,投資10億元建設的融僑豐霖(寧夏)肉牛生態產業園,總面積1.2萬畝,第一期建設目標屠宰肉牛5萬頭,提供8000個就業崗位。

“經過一年建設,今年年底,園區第一批牛就會出欄,希望通過我們龍頭企業帶動,推動固原肉牛產業走向現代化、標准化、品牌化以及智慧化。”王旭東展望著。

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24年來,閩寧兩地篤定前行、奮力前行、砥礪前行,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先富帶后富、實現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開辟了一條擺脫貧困的路子,探索了一種山海攜手的模式,鍛煉了一種接續奮斗的精神,凝聚了一種眾志成城的力量。

閩寧協作,堅持把推進扶貧開發作為重點,把產業協作扶貧作為關鍵,把生態環境改造作為基礎,把激發內生動力作為根本,引企業、上項目、育產業,推動閩寧對口協作取得巨大成果,寧夏9個貧困縣已有8個脫貧摘帽。

閩寧協作,始終堅持黨政攜手推進、結對攜手幫扶、產業攜手帶動、社會攜手互助、群眾攜手參與,創造了區域之間攜手脫貧、攜手致富、攜手發展的樣板模式。

閩寧協作,飽含著兩省區“愚公移山”的辛勤汗水、“滴水穿石”的艱辛付出、“薪火相傳”的無私奉獻,兩省區一屆接著一屆抓、一任接著一任干、一棒接著一棒跑,造就了躬身為橋戰貧困的時代楷模,書寫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閩寧故事。

閩寧協作,靠著八閩大地“敢拼會贏”的魄力和寧夏大地“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概相互激蕩,形成了凝心聚力一股繩、眾志成城一條心、團結協作一起干的濃厚氛圍。

寧夏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寧夏改革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寧夏城鄉山川發生巨大變化。昂首走在奔小康路上的寧夏人民,感念於心、感念於懷。

更深層次 更高水平 更寬領域

2020年,對寧夏來說必然是不平凡的一年。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明確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繼續深化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賦予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任。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寧夏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舉措,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但經濟社會發展受疫情影響,危與機並存。

今年年底,寧夏誓要如期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推動兩省區今后的交流合作有更廣空間、更大潛力、更好前景?

此次聯席會,則為閩寧兩省區干部群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會上,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於偉國指出,我們要持續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論述,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共同奏響攜手奔小康的時代和聲。

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潤兒強調,我們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放大合作效應,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進一步創新合作機制,進一步搭建合作平台,推動新時代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閩寧之手,隻會愈握愈緊!

在結合融合、深化轉化、放大效應上拿出更多實招、新招。更多的福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將赴寧投資創業,更多的福建社會組織、企業、民間資本將來到寧夏投資興業,更多科技合作項目,將在兩地科研院所中聯合實施,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的成果將得到全方位展示、全方位發揮、全方位釋放。

在合作領域上眼界更寬,在合作空間上拓展至寧夏全境,在合作內容上向科技、信息、經貿、旅游、人文等多領域拓展,在合作方向上向互補性、雙向性、聯動性拓展。更多的福建群眾,將能購買到寧夏優勢特色產品﹔更多的寧夏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將赴閩就業﹔更多的福建院士專家將來寧對口幫扶、兩地技術人才互相學習交流,閩寧對口扶貧將既有經濟上的互利互贏,又有人文上的互通互融,更有感情上的互助共鳴。

不斷創新合作理念、合作機制、合作模式,走出市場化經貿合作、社會化交流交往、多元化引才育才的合作機制新路子。更多福建有條件的鄉、村將參與結對幫扶,更多兩省區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院校、各級醫院之間將開展結對協作,更多福建企業與寧夏深度貧困村將開展結對共建,“攜手奔小康”,為東西部扶貧協作譜寫閩寧新篇章、作出閩寧新貢獻。

在閩寧雙方都面臨“兩個大局”“兩個循環”,都在加快融入“一帶一路”時,將繼續攜手合作,用好用足福建的自貿區、廈洽會、博覽會等開放平台,寧夏的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構建西部大開發新格局、中阿博覽會等機遇平台,繼續搭建更多新平台、好平台、大平台,為兩地合作提供更大支持、更多便利、更實舉措,促進兩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共贏。

互幫互助的路隻會越走越寬。“每次到福建跑業務,聽到最多的話是‘寧夏的親戚來了,我們能做些什麼?’”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負責人徐佳美感慨,在福建干部的幫助下,企業將寧夏枸杞、當歸、黃花菜等農產品列入漳州市政府定點採購扶貧消費名錄。而對於寧夏優質產品,福建人民也極其盼望:該扶貧車間的直營店、專櫃遍及福建多個地市,產品銷量逐年上漲、備受歡迎。

“當初選擇來隆德,既是響應閩寧協作的號召,也想著把產業落到隆德,把技術帶給隆德百姓。經過7年的發展,現在公司每個崗位的骨干都是隆德人,公司已徹底融入隆德的經濟發展中。”寧夏隆德人造花工藝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文賢說。在這裡,福建人、寧夏人大家一起用雙手,把人造花產業打造成了“幸福花”:人造花工藝品遠銷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年產值近6000萬元,真正體現了閩寧一家親。

砥礪奮進正當時,乘風破浪再揚帆。過去以24年的光陰為筆,用真情與汗水為墨,寧夏、福建兩省區擘畫出閩寧協作的宏偉畫卷。站在新的起點上望向未來,兩省區人民的心將始終依偎,兩省區人民的情誼將繼續緊緊相牽,兩省區的前景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記者 周一青)

(責編:高嘉蔚、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