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份事業 同一種責任 同一個願望

——閩寧兩地干部群眾心中的“閩寧協作”

2020年09月05日07:52  來源:寧夏日報
 

24年來,閩寧兩省區始終堅持黨政攜手推進、結對攜手幫扶、產業攜手帶動、社會攜手互助、群眾攜手參與,深入開展經貿協作,大力推進產業合作,加強干部人才交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支持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協作領域一年比一年寬,幫扶成效一年比一年好,全面合作催生了新的動力,差異互補生成了新的優勢,思想碰撞拓展了新的理念,在東部與西部、沿海與內陸、發達與欠發達之間開行了“直通車”、搭起了“連心橋”、跑出了“加速度”。

正是這樣的山海攜手,探索出一條團結協作、艱苦奮斗、脫貧發展的社會主義康庄大道。

這是同一份事業。

2018年12月,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寧工作隊22名隊員趕赴寧夏挂職開展對口幫扶工作,黃水木是領隊。

一年多的時間裡,黃水木牽線搭橋引資金、引企業、興產業,與固原干部群眾一起,決戰貧困。與他一樣,第11批援寧工作隊在一年多來,完成招商引資104億元、援建184個扶貧車間、引進總投資5.83億元的17個產業項目等等。“閩寧對口扶貧協作能取得好成績,最關鍵的是有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科學指引。思想的指引越有成效,思想的認同更加堅定。今后,我們將進一步跟蹤推進資金和項目的實施進度,確保各項指標全面完成,努力交出一份讓大家滿意的答卷。”黃水木告訴記者。

寧夏扶貧辦二級巡視員馬振江從事扶貧工作已經有35年了,見証了寧夏抗貧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時光。

“在推動閩寧協作中,一批批福建援寧干部、科技人員、醫生、教師、閩商,在閩寧兩地之間奔波,成為了橋梁紐帶,幫助寧夏引產業、引技術、引人才,付出了汗水和心血,使得寧夏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的成果。”馬振江感嘆。這麼多年,由福建援建的一座座學校、一所所醫院、一幢幢廠房,不斷在寧夏的山川矗立起來,成為閩寧協作永遠的豐碑。“作為一名寧夏的扶貧干部,我將進一步按照閩寧協作‘五項機制’的要求,扎扎實實做好閩寧協作工作。”馬振江說。

這是同一種責任。

全身心投入到固原醫療幫扶的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金通,在援寧服務期將滿之時,做出繼續留在村裡的決定。陳金通飽含深情地說:“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我願意做閩寧紐帶、結山海深情,助力寧夏醫療事業發展。”

轉眼間,莆田市海峽職業中專學校教師楊明在寧夏西吉支教已經6年,帶了兩屆學生。

“考上大學,是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重要出路。”教學中,楊明常用這句話鼓勵學生,引導他們樹立“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每逢寒暑假,學生自發地排成一隊長龍,飽含深情地喊著:“楊老師,你一定要再來啊!我們等著你回來上課!”“好,開學第一天,我定在校門口迎接你們。”為了這句承諾,楊明一再延長援助寧夏服務期。

這是同一個願望。

對於福建,寧夏稻漁空間生態休閑觀光園負責人趙建文有說不完的話。

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稻漁空間每年往福建各地銷售價值200多萬元的大米,企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得益於閩寧協作,幫助我們拓寬銷售渠道,讓寧夏優質大米為福建人所認知。”趙建文說,他希望閩寧兩地政府再多多“牽線做媒”,讓寧夏優質大米進入更多福建人的餐桌。

任職閩寧鎮副鎮長的福建挂職干部李輝欽的閑暇時間,交給了直播賣貨。他免費代言的是閩寧鎮扶貧車間裡的特色農產品。

“我們謀劃打造閩寧鎮本土的電商品牌平台,試水閩寧協作消費扶貧新通道。此外,我還計劃把消費扶貧和旅游扶貧結合起來,借助廈門旅游的優勢,把更多寧夏的農產品帶到廈門,銷往全國各地。”李輝欽說。(記者 周一青 姜璐)

(責編:高嘉蔚、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