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於春雪白於瑤 鹽州玉引四海潮

——鹽池高質量發展石膏產業紀實

2020年09月03日07:51  來源:寧夏日報
 

在中國西北內陸,寧夏的東部,有一個多彩神奇的邊塞古城——鹽池,這裡地域廣闊、資源富集,歷史文化淵源流長。綠色的草原、白色的灘羊、黑色的石油煤炭、金色的黃花菜、紅色的革命歷史、歷經滄桑的古長城遺址……鹽池用不同的色彩塑造了它的魅力與神奇。而在這些絢爛靚麗的色彩之中,潔白的石膏正在讓鹽池享譽全國。鹽池縣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尤以石膏資源為最,一級石膏超過80%。石膏產業的蓬勃發展,讓鹽池成為西北乃至全國的綜合性石膏產業園和重要的石膏生產供應基地。未來,鹽池石膏將以更加迅猛的發展態勢,搶佔國內乃至國際新型建材市場高地。

石膏礦區 8億噸探明儲量30億噸遠景儲量

“表裡通明不假雕,冷於春雪白於瑤。”這是唐代詩人薛逢贊美石膏的詩句。

截至2020年,鹽池縣石膏已探明儲量達8億噸,遠景儲量30億噸,特別是青山石膏礦區,集中連片、地勢平坦、埋藏淺、厚度深、形態規整、礦層穩定、開採成本低,石膏二水硫酸鈣含量達70%-94%,品質優良,具備加工各類石膏產制品原料要求,是寧夏境內開採條件最好、資源最為集中、礦區交通最為便捷的整裝礦田,該礦區被業內專家譽為“可支撐國內未來50年對天然石膏資源需求”的資源供應區。

鹽池縣區位優越明顯,接近中國地理中心,具有向全國大多數地區輻射的能力,且鹽池石膏產業基地位於石膏第二產業區的最前端,成為最接近市場的資源區和距離市場最近的產品區,具有很強的地域優勢。鹽池交通便捷發達,境內有太銀、太中鐵路及銀西高鐵3條鐵路(銀西高鐵計劃2020年底通車),有青銀、定武、鹽鄂、銀百4條高速(銀百高速計劃2020年通車),有10余條國省干道。距離河東機場100公裡車程。鹽池還擁有西部首家縣級城市候機樓,寧夏唯一一家多式聯運綜合鐵路物流中心——德昌鐵路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了橫貫東西、通達南北、陸空互補的大交通大物流網絡。

立足資源優勢,鹽池縣將石膏產業列為全縣工業主導產業之一,將石膏產業基地納入工業園區總體規劃范圍內,編制了《鹽池縣石膏產業基地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鹽池縣石膏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2年)》《鹽池縣大水坑石膏產業扶貧基地規劃》等規劃,進一步明確了石膏產業發展路徑、功能定位、基礎配套等推進措施,並高標准規劃、高起點建設,為石膏產業發展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礎。同時,制定出台了《鹽池縣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擴規提質、項目建設、創新驅動、信貸融資、市場開拓等方面支持石膏產業發展。

鹽池——天然石膏制品的領跑者

鹽池縣現有16家採礦企業,年設計石膏礦石開採能力約500萬噸﹔21家石膏粉生產企業,年設計生產高強、陶瓷模具粉及普通建筑石膏粉370萬噸﹔正在建設的石膏制品加工區規劃面積87公頃,建筑面積70.8萬平方米,入駐建設的4家石膏制品加工企業年設計生產石膏裝飾線條2.3億支、石膏高晶板300萬平方米、石膏涂料5000噸、紙面石膏板3000萬平方米、無紙面石膏板1000萬平方米。2019年石膏產業實現產值10億元。被中國建材聯合會命名為“中國西北石膏產業基地”和“中國天然石膏制品基地”。

鹽池縣將石膏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列為全縣“十四五”發展規劃,並爭取納入自治區“十四五”規劃,在政策、用地、資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力爭將鹽池石膏產業基地打造成為中高端天然石膏產業生產、加工、制作基地和銷售集散中心。

強化資源綜合利用,加大採礦企業的優化整合,對採礦權到期且資源量小於200萬噸,年採礦能力小於20萬噸的採礦企業逐漸關停或並轉,3年內將採礦企業合並至5家大中型採礦企業。鼓勵投資規模大、實力強的企業新建資源儲量1000萬噸以上,年採礦能力100萬噸以上的採礦企業1-2家,3年內整體採礦能力達到600萬噸以上,形成生產規模大、採礦技術先進、資源利用率高、符合環保安全、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的大型綜合性採礦企業。同時,大力推行精細梯級選礦分級和尾礦渣綜合利用,推廣水洗、色選等選礦工藝,降低尾礦渣比例,提高精選礦石比例,滿足石膏加工、制品對各級礦石的需求,著力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優化石膏產業結構,大力實施結構改造、綠色改造、技術改造、智能改造,不斷提升產業層次,構筑石膏深加工產業鏈,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個性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主動對標《寧夏石膏行業對標指標》和國內先進標准,加快轉型升級,將生產規模小、工藝技術落后的石膏粉生產企業進行整合,大力發展中高端產品,3年內各類中高端石膏粉產能達到420萬噸以上,石膏粉就地加工轉化率達到80%以上,中高端石膏粉產值佔比達到80%以上。加快推進石膏制品加工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石膏線條、GRG、紙面石膏板、無紙面石膏板、石膏藝術制品、裝飾石膏板、裝配式石膏制品、石膏晶須等中高端石膏制品,形成集石膏礦石開採、加工制作、銷售物流為一體的石膏產業發展格局,著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到2025年,全縣石膏產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帶動就業5000人以上。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持把創新作為推動石膏產業轉型升級的源動力,鼓勵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促進科技成果及時轉化運用,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力度。充分發揮專家咨詢團作用,定期組織簽約專家來鹽為石膏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傳授行業領域前沿技術、經營理念,對企業工藝技術、生產設備、產品結構、經營方案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難題。同時,在鹽池成立全國天然石膏應用研究中心、組建全國天然石膏博士工作站,支持重點骨干企業建設石膏技術研發中心、產品檢測中心等技術支撐服務體系,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行業競爭實力。

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打造“鹽池石膏”品牌,逐步形成品牌優勢,擴大品牌的市場知名度。建設石膏產品展覽館,嚴格執行裝飾裝修用石膏粉寧夏標准,加快高強石膏粉、石膏制品等寧夏地方標准制定,提升“鹽池石膏”整體影響力。

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高標准高質量配套石膏產業基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服務區、產業工人生活服務設施,降低企業入園成本,著力提升產業基地服務功能和承載能力。實施企業(項目)審批“一站式”代領辦服務,營造高效、優質的投資環境。充分發揮石膏協會作用,統一石膏產品包裝規格、品牌標識、產品價格等,杜絕低價無序競爭,維護行業市場營銷環境。同時,結合脫貧攻堅,加大貧困戶適齡人員就業培訓力度,為產業發展提供勞動力支持,不斷提升政府服務能力。

共享工廠 扶貧車間

最近,一張名為“建檔立卡戶的微笑”的照片在網絡上廣為傳播,一對小夫妻面對鏡頭開心地笑著。照片說的是鹽池縣大水坑鎮新泉井村建檔立卡戶杜海林和妻子馬紅梅的故事。在當地政府和企業的關心下,他倆今年4月26日來到新型石膏企業巨拓公司的扶貧車間上班,3個月時間,很快成為熟練的模具定型工,夫妻倆每月的工資加起來有16000元。

在鹽池,像杜海林馬紅梅這樣的家庭還有許多,他們過去是普普通通的農民,現在走進了共享工廠,當上了扶貧車間的產業工人,他們的生活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寧夏巨拓實業是鹽池縣2017年重點引進的石膏精深加工項目,佔地面積306畝,總投資5億元,一期投資2億元,採用國內領先的鑄模壓縮成型工藝,建設年產2億支高晶藝術石膏線條、300萬平方米高晶板生產線﹔二期投資3億元,建設10座共享生產單元約10萬平方米,產品以GRG裝配式牆體材料、無紙面石膏板、石膏特種板材、石膏工藝品為主。目前,一期1號廠房8條生產線、2號廠房4條石膏線條生產線及2條高晶板生產線已投入生產,3號廠房基本建成待安裝設備。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解決1000-1500余名群眾就業,年可帶動農民增收6000萬元以上。

寧夏巨拓在建廠之初就和當地政府簽訂了建立扶貧車間的意向書。現在巨拓已吸納300余名農村群眾就業,其中建檔立卡戶63人,實現了村民家門口就業,他們每月都有4000元以上的穩定收入。(記者 錢建忠)

<p>    <p  align=

石膏高晶板生產線。

<p>    <p  align=

中國西北石膏產業基地。

(責編:趙茉鈺、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