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醫科大學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志願者王毅——

平凡的小事 堅持做下去(學雷鋒志願服務進行時)

本報記者 張 賀

2020年08月20日10: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年40歲的王毅,是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今年2月12日晚11點多,正在加班的他接到醫院的通知,參與組隊支援武漢。准備時間隻有6個小時……王毅放下電話立刻沖回家裡收拾行李,和妻兒、父母告別。“說實話,心裡還是有些緊張,但既然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關鍵時刻就必須沖上去。”王毅說。早在1月下旬,王毅就主動向醫院報名去武漢支援。這次,他擔任160人組成的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臨時黨總支副書記、副領隊。

  初到武漢,迎接王毅和戰友們的是一場冰冷的雨夾雪,超過24小時的降水,一日之內氣溫驟降15攝氏度,濕冷的天氣讓北方人很不適應……王毅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還沒進病區,護目鏡上已滿是霧水﹔工作6個小時,身上的內衣早已濕透。作為副領隊,王毅帶領4名青年突擊隊員進行兩個病區的大查房,對67個病人進行走訪,了解每個病人的病情、拍照記錄CT、逐一復核核酸報告、進行基礎病和用藥情況登記……由於說話太多,戴著N95口罩的他憋得喘不過氣來,腦袋也漲漲的,但他和戰友們還是堅持完成了整個樓層的查房。剛到武漢的頭三天裡,王毅每天隻睡3個多小時。

  面對未知疾病的恐懼、高壓緊張的工作強度、厚重不便的防護裝備……盡管困難重重,但在一個多月抗擊疫情中,王毅和戰友們憑借高超的醫術和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取得了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醫療工作“零差錯”、醫療安全“零投訴”、醫療事故“零出現”的成績,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天津青年五四獎章”先進集體。

  醫生的工作非常忙,屬於自己的時間並不多,但王毅仍把寶貴的業余時間獻給了志願服務,而且一干就是21年。天津醫科大學有30多年大學生志願服務的光榮傳統,1999年王毅進入該校學習,主動加入天津醫科大學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在全國首個社區志願者組織發祥地——天津和平區新興街朝陽裡社區開始參加志願服務活動。

  無論是上學時,還是工作之后,社區義診都是王毅參與最多的志願服務方式。“大娘,您今天血壓有點高,這個藥要在早晨整片吃,不能掰開”“大爺,您兩側胳膊的血壓相差太大,可能有血管狹窄,要盡快去醫院做一個頸部血管超聲”“大姐,從您母親的CT片子看腦出血已經吸收了,接下來重點就是康復訓練了”……這樣的話語,王毅不知道重復說過多少次,但是每當看到居民們信任的微笑,都會覺得自己的辛苦都值了。“我能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感。”王毅說。

  這些年,王毅和志願者們的足跡不僅遍布天津市,還遠赴河北省定州市、平山縣西柏坡鎮、阜平縣城南庄鎮等革命老區,為當地群眾義診。在和群眾面對面的接觸中,王毅深刻體會到了基層百姓對醫療知識的渴望,以及在疾病診斷、治療中的認知誤區。他說:“我們青年志願者把醫學常識帶給群眾,幫助他們解決看病就醫中遇到的問題,就是把黨對群眾的關懷帶到基層,帶到群眾中去。”

  在火車站宣傳義務獻血,在偏癱病人家中開展義務康復指導,在學校為老師和學生們宣講急救常識,在福利院與孤殘兒童交朋友、為他們做心理輔導,在社區為退役軍人義診服務……21年來,王毅在志願服務的道路上堅定前行。他先后榮獲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美志願者、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天津市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我做的志願服務沒什麼轟轟烈烈的事,進社區義診、宣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是把這些小事一件一件、一年一年堅持做下去,就能做成大事。這也是雷鋒精神的真諦。”回首來時路,王毅說,正是志願服務伴隨了自己的成長,為塑造德高醫粹的理想信念注入了正氣與活力。

《人民日報》( 2020年08月20日 第 06 版)

(責編:趙茉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