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著“雨點”種地

2020年07月12日07:49  來源:寧夏日報
 

“6月23日,寧夏氣象局專家馬力文來到固原,說6月25日將有一場明顯降雨。25日果然下了一場透雨,我們僅水費每畝地就省了60元,總共省了8萬多元。”7月7日,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彭堡村,新星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陸小軍說。

新星土地合作社在當地流轉土地1400畝,主要種植小雜谷、玉米和馬鈴薯等農作物。自從學會了“看天種地”,選種、育苗、施肥、灌溉等都是卡著“雨點”進行。陸小軍說,種地必須相信科學,學會看天種地。“如今,地裡種什麼,都要先問氣象專家今年是豐年、旱年還是貧水年,這樣心裡才踏實。”陸小軍說。

6月23日,是陸小軍與馬力文第一次見面,但已在微信群“神交”多年。陸小軍在群裡問:“最近有雨嗎?最近播種合適嗎?”馬力文耐心作答,並把數據、分析、圖表都放到群裡,一方面是給陸小軍解釋,另一方面也是給群裡其他成員釋惑。

馬力文是寧夏氣象局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綜合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我們有一套現代化的智能化農業氣象業務服務平台,可以利用高科技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馬力文說,我區高標准農田遙感技術日趨成熟,已經建設了132套自動土壤水分監測設備,基本覆蓋全區糧食主產區和農經作物關鍵區,可以實時監測土壤水分等情況。

“有了精准的監測數據,就可以獲知灌區澆灌的精准時間、水量,以及春小麥播種的最佳時機、頭水灌溉的適宜環境等。在南部山區,實時監測到臨界值,就要提示農戶補灌。”馬力文說。

“2017年夏季,出現連續30多天高溫天氣,啥時候澆水,咋樣才能保住產量?這些問題把人愁死咧!最終,在農業氣象專家的指導下,我們居然實現了豐收,太神奇了。”陸小軍說。

馬力文笑著揭秘:“固原種植的馬鈴薯是優選品種,抗旱、節水、花期長達2個月。那年高溫天氣,馬鈴薯看起來受旱,花朵萎謝,農戶非常焦急。但是,我們監測到的數據顯示,還沒有到澆水域值。馬鈴薯花期長,前面的花朵枯萎問題不大。隻要有水,后面繼續開花結果,會補上前面的損失。我們提示農戶少量澆水節約成本。因為,我們預測將有一場大雨來臨。雨前我們提示農民施肥,一場大雨后,馬鈴薯瘋長,當年反而豐收了。”

近年來,寧夏農業氣象服務下沉基層,馬力文這樣與農戶面對面服務的氣象服務工作者有上百人,已形成一個從氣象科研、地方氣象服務直達農戶的立體網絡。

馬力文的手機上,僅各地的枸杞群就有五六個。每個群幾百人,成員除了氣象服務專家、專干,農業技術指導人員,其他都是杞農。另外,還有種植養殖大戶群、節水灌溉群等。

在氣象服務微信群,氣象工作人員對農戶有問必答,每日氣象預報、專門針對農作物的氣象服務和建議等,都第一時間直達農戶。

為獲取精准數據,馬力文和同事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實地勘查,“設備監測固然精准,但也需要人去實地採集、對比、校正”。

“規模化種植,要學會根據氣象預報、專家建議種田,才能出產量、出利潤。”陸小軍說。(記者 楊娟)

(責編:吳隆重、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