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穩,經濟底盤就穩!(看!中國經濟奮力突圍①)

2020年04月08日09: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開欄的話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一手抓戰疫,一手促發展,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加快復工復產,經濟穩步回升。與此同時,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中國經濟能否穩中有進、成功突圍?如何奮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並為全球經濟貢獻積極力量?對此,海內外高度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浙江考察時強調,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從今天起,本報推出“看!中國經濟奮力突圍”系列報道,全面反映疫情防控期間相關行業迎難而上、主動求變、危中尋機的新思路、新做法、新亮點、新成效,充分展示中國經濟蘊含的雄厚實力、巨大潛力和澎湃活力。

讓我們共同為中國經濟加油鼓勁!

時節不等人,春光勝黃金。瞧!一幅壯闊的“春耕春播圖”在大江南北徐徐鋪展﹔聽!農業生產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的號角在神州大地嘹亮響起——

長江流域,早稻育秧正忙﹔齊魯之鄉,小麥一派茂壯﹔三江平原,玉米播種蓄勢待發﹔農家菜園果圃裡,鮮嫩的韭菜、萵苣、菠菜、香椿芽,還有新熟的芒果、枇杷、桑椹、番石榴,五彩斑斕,陸續擺上城鄉居民的餐桌。

農業穩,天下安。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農業發展帶來新的考驗,米面夠不夠吃?肉蛋果蔬供應能不能跟得上?疫情嚴重地區農產品滯銷怎麼辦?農民收入是否受到影響?……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形勢,中國毫不放鬆抓好農業生產,為14億人守緊“米袋子”、護好“菜籃子”、保障“肉案子”、豐富“果盤子”。穩住農業基本盤,發展有了定心丸,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打下牢固基礎。

“技術不落后,效益跟得上,種糧有奔頭喲!”

春耕春播:進度加快了,新變化搶眼

“清明谷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

春耕時期,正逢小麥拔節。在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德平鎮,2000多畝的富民農場裡,種糧大戶魏德東剛給小麥澆了水、施了肥。“5月份再澆一遍水,就等著收獲嘍!”魏德東說,“小麥已經長出30厘米了,估計今年產量基本能穩定在每畝1200斤左右。下一茬要種玉米,還會再擴兩三百畝地。”

在臨邑縣,樂滋滋的不止魏德東。今年,全縣小麥播種面積82.32萬畝,平均畝莖數比去年增加11.58萬,長勢普遍較好,一、二類麥田佔比達95%以上。

冬播小麥做好管理,春播水稻加快腳步。在湖南省沅江市,種糧大戶童建華忙著在育秧基地趕播稻種,他計劃今年種植1000多畝早稻。在黑龍江省肇州縣,王明生准備年內再多流轉點地,大干一場,300多斤水稻種子已經送到了縣裡的催芽基地……

“目前看,全國春耕春播進行比較順利。”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了最新數據:截至4月3日,全國春播糧食1億畝,早稻育秧已過八成,早稻栽插已過四成,進度均明顯快於去年同期。

藏糧於地,也要藏糧於技。從育種,到種植、田間管理,再到收獲、加工的糧食生產全鏈條,中國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

調試、出發、上肥,在江蘇省射陽縣黃沙港鎮,伴隨轟隆隆的聲音,撒肥機一頭“扎”進農田,來回奔跑,不到半天就完成了1300多畝地的施肥作業。

“有了這些能干的大家伙,種地的感覺可不一樣啦。”射陽縣種植大戶陳凌志算了一筆賬:一個勞動力一天施肥幾十畝,而一台撒肥機卻可以達到3000畝。算下來,農機化作業節約成本1/3左右,產量還能提高5%以上。“技術不落后,效益跟得上,種糧有奔頭喲!”

陳凌志不僅在自家的地裡開展農機化作業,還搞起了農機專業合作社,利用植保無人機、北斗定位自動駕駛拖拉機等智慧裝備,為3萬多畝農田提供服務。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今年全國各地投入春季農業生產的農機具總量預計超過2000萬台套,植保無人機超過3萬台套,北斗定位自動駕駛拖拉機及配套精准作業農機具超過2萬台套。

防疫期間,中國農業的新變化新動向引起外媒密切關注。“大型農場、地方政府和農產品經銷商正在購買高科技設備,中國農業在不斷加大科技使用力度。”美國CNBC網站這樣評價。

“急需的復合肥當天就到位,真是幫咱大忙了!”

政策助力:急農民所急,底氣更充足

“當時要是追不上這茬肥,整個生長期都會受影響。”前一陣子遇到的肥料採購難題,一度讓山東慶雲縣常家鎮北板營村的張學英愁眉緊鎖。

種了8畝小麥的張學英,往年都是出了正月后儲備肥料,但今年受疫情沖擊,採購遇阻。“真把我給急壞了!”張學英說。這時,她看到農民培訓微信群裡發布的供銷信息,試著打電話訂購。“沒想到經過農資配送中心協調,我和其他幾個村民急需的3.2噸復合肥當天就到位,真是幫咱大忙了!”

春耕備耕關鍵期,農資農技不能少。

“黑土地上作物的播種深度有啥講究?”“春季瓜果蔬菜管理要注意哪些問題?”“怎麼看現在的農業補助政策?”……最近,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引來上萬名農戶圍觀。6位專家,從春耕種植到現代化技術應用,在“多多直播”平台主講了4個多小時課程。

這場直播,吉林省公主嶺市桑樹台鎮的李文學沒白看。接下來,他准備再多承包兩畝地種點優質玉米。3月初,拼多多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出互聯網“新農大講堂”,到4月底預計將通過直播為400多萬名農業生產者授課。

一手抓防疫,一手促春耕。各地助推農資“點對點”,實現“農民不出門,農資送到家”。一大批農技推廣人員、專家教授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微信等手段,開展在線培訓、在線指導、在線答疑,農技服務從線下走到“雲”上。

支持舉措給力,不僅解了春管春播的燃眉之急,也讓農民們更有底氣。

最低收購價提高,農民吃上“定心丸”。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明確2020年繼續在稻谷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並提高了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購價。

貸款資金給得多,種養喜迎“及時雨”。年初以來,農業銀行支持農產品穩產保供重點企業300多家,貸款余額超400億元﹔農發行明確全年新增生豬產業貸款100億元以上。

獎勵力度再加大,產糧大縣干勁足。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力度,優先安排農產品加工用地指標﹔支持產糧大縣開展高標准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調劑收益按規定用於建設高標准農田。

“農民直播成網紅,一場賣出全村的水果”“綠色通道,打通鮮菜出村‘第一公裡’、入市‘最后一公裡’”……這個春天,一項項實招新招,讓時令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從田間地頭順順當當走進千家萬戶“購物筐”。

“好水好泥出好藕,趕緊下單啦!”連片的藕塘旁,洪湖市委書記張遠梅和當地藕農們開通了一場“湖北拼單”大直播,70多萬人涌進拼多多直播間。線上下單,線下挖藕,29萬斤鮮藕在直播期間發往全國各地,捎帶還賣出藕帶、藕盒、藕夾等相關產品45萬多單。

疫情之下,“魚米之鄉”湖北的農產品銷售困難。於是,各地聯動,部門聯合,政企聯手,消費者“沒為湖北拼過命,也為湖北拼個單”。拼多多上線“湖北優品館”,洪湖藕帶、宜昌柑橘、秭歸臍橙熱銷﹔淘寶推出“湖北加油”專區,潛江小龍蝦躋身網紅單品﹔蘇寧發起“與湖北一起拼”行動,恩施茶葉、武昌魚成了搶手貨……人們曾經熟悉的湖北特色優質農產品又回來啦!

“進口主要是品種調劑,完全能夠自給!”

糧食安全:虫口能奪糧,豐收仍可期

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糧食安全是治國安邦的大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和支撐。把飯碗端牢在自己手上,中國就有信心應對一切風險挑戰。

今年,農作物重大病虫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能否“虫口奪糧”保豐收?

“麥苗剛露頭,縣上的技術人員就來田裡防虫了,不光做抽查,還給我們發資料、配農藥嘞!”貴州畢節市納雍縣百興鎮的尚顯龍種了15畝小麥,按照技術要求一步步做好防范,他心裡踏實得很。

防病治虫,一套組合拳已經打出。提前預撥14億元防控資金,啟動重大病虫發生動態網上直報,制訂防控技術指導意見,及時篩選防控用藥,派出工作組和專家指導組……眼下,小麥條鏽病已累計防治1800多萬畝次、草地貪夜蛾累計防治190多萬畝次,基本做到了應防盡防。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部分糧食出口國開始限制出口,中國老百姓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

“微乎其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這樣判斷,“目前,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裕,谷物自給率超過95%,稻谷和小麥產需有余,進口主要是品種調劑,完全能夠自給!”

“加緊小春作物收種,做好大春耕種,是保障當前和今后農產品物資供應的基礎。”近兩個月,在農業大縣四川省中江縣,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行之一直忙著全縣的春耕備耕工作。

四川提出將糧食作物面積擴大100萬畝、總產量增加5億斤﹔安徽明確全年糧食面積超過1億畝﹔湖南力爭糧食總產量達到605億斤以上……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各地紛紛明確硬任務。

越是面臨大考,越得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14億人的口糧,必須依靠自身力量來保障。中央強調穩定糧食生產,各地各部門齊心協力推動春耕春播,信號積極,措施到位。在葉興慶看來,“全年糧食豐收可期!”

不僅是糧食,其他農產品供給,中國同樣有保障、有自信。“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幅員遼闊,農業資源和農產品豐富多樣,農業生產具有多方面的比較優勢,在國際競爭中的回旋余地很大,老百姓吃飽吃好沒問題。”葉興慶說。

一年之計在於春。踏著春姑娘的節拍,億萬農民正在希望的田野裡揮洒汗水,整地、播種、澆灌、施肥……中國農業的活力和生命力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愈加蓬勃,中國經濟的底盤還是穩穩的!(記者 邱海峰)

 

(責編:趙茉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