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鏖戰武漢中心醫院,踐行著醫者仁心的大愛誓言

2020年03月07日07:03  來源:寧夏日報
 

  武漢市中心醫院,是武漢最早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醫院之一。在當時防護措施不足的情況下,一些醫護人員被感染,他們有的倒下了,有的永遠離開了。全國各地相繼向武漢派出醫療支援力量后,14支醫療隊馳援武漢市中心醫院,其中就有寧夏第五批、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325名隊員在此鏖戰。

  截至目前,由寧夏醫療隊接管的3個病區累計有19名患者出院。他們在這裡踐行著醫者仁心的大愛誓言。

DSC01493.JPG

說起孩子,梁學娟潸然淚下。張賀 攝

  寧夏隊來了

  直到走出機場,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心腦血管醫院醫生劉志軍才知道要進入武漢市中心醫院,“特別激動,對於我們醫生來說,疫情就是命令,我們已經做好准備迎戰疫情。”

  2月26日和27日,寧夏兩支醫療隊隊員們相繼走入他們接管的后湖院區發熱4、5病區和發熱16病區。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極其疲憊的武漢醫護人員,以及上百名普通、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平時我的工作就在ICU護理患者,這次就是要接治重症患者的。”寧醫大總院心腦血管醫院ICU病區護士長黃利紅說,那些已經在前線奮戰了50多天的武漢同行們,著實讓人心疼。為了應對疫情,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都扑在一線戰斗,連口腔外科的醫生都在救治病人。“他們的付出堪稱壯烈,我們來了他們休息不了,而是轉移到其他病區繼續救治患者。”黃利紅說。

  此時,劉志軍卻有些失落,本做好准備沖在一線救治危重症患者,但大部分都是普通病人。32床66歲的病人看到他時,拉著他的手說:我沒治好之前你別走。這讓劉志軍潸然淚下,新冠疫情當前,無前線后方之分,隻要穿上這身白色戰袍,就要全力救治病人,他向32床患者保証一定幫助他康復出院。

  就在他們接管病區后不久,患有多種慢性病的10床89歲老人,血氧飽和度從90%下降到75%,血壓突然下降,已經休克,情況危急。

  補液、高流量吸氧……經過一番搶救,病人轉危為安。大家也鬆了一口氣,新冠肺炎在每個個體身上表現不同,輕症可以轉普通,普通也能轉重症,重症能轉為危重症,情況瞬息萬變,這讓剛剛接管病區的寧夏醫療隊的每個人都更謹慎。

微信圖片_20200306193836.jpg

寧夏醫療隊員護理病人。

  給希望一個理由

  與甘肅醫療隊接班時,16病區25床的患者讓大家感到揪心,“肺部感染嚴重、重度貧血、低蛋白血症、電解質紊亂、翻身困難,壓瘡嚴重,伴有休克情況,屬極危重患者。”中衛市中醫院醫生徐力坦言,“極危重”意味著隨時面臨病亡,這是當時該病區病情最重的患者。

  接診后,寧夏醫療隊專門為25床病人配備醫生和護師,制訂了治療方案,“翻身就需要4個護士,面積最大的一處壓瘡直徑20厘米,有時能從瘡口排出200毫升膿液。”自治區人民醫院骨科中心護士長趙娟說。傳染病病人的體液極其危險,但是這些年輕人無人退縮,盡心竭力地護理患者。普通病人很快就能交班,25床的病人每次交班需要30分鐘至1小時,血壓、血氧、生命體征、出入量……每個指標都要一一說清,上一班醫生才能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經過近10天的悉心治療護理,25床患者想吃東西,面色也紅潤了,身體各項指標開始好轉,意識恢復,從極危重症轉為危重症。

  視線模糊看不清、手套太厚扎不准,寧夏醫療隊員選擇迎難而上。

  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救治的患者,內容包括扎針、注射、抽血等工作。自治區人民醫院西夏分院急診科護士李芳素有“李一針”之稱。扎針,她有一套訣竅,心不慌,順著血管的脈絡感受其彈性,男女老少各異,輕重拿捏到位是關鍵。她無事時常常按摩感受自己的雙手進行練習。

  面對新冠疫情,李芳很忐忑,戴著兩層醫用手套讓她敏感的手指幾乎沒有觸覺。這時他改“摸”為“點”,輕輕按壓患者血管,感受其彈性后再決定下針的角度。雖然難度提升不少,但是經過多次操作,已經熟練很多。

微信圖片_20200306193845.jpg

患者為寧夏醫療隊員點贊。

  一個患者的治療群

  寧夏醫療隊接管16病區后,9床患者的遭遇令他們唏噓。她的女兒懷孕,后因感染新冠病毒流產,在另一個治療點救治,她也因在孕期照顧女兒也被感染。第一次見到這位病人時,醫護人員被罵出來了,“患者情緒特別低落,不和任何人交流。”徐力說。

  “我們醫護人員集體會診后,認為9床病人特殊,要治病先‘療心’,解開她郁悶的心結。”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謝曉敏說。接診的第二天,一個名為“9床治療群”的微信群建立了起來,包括該病人家屬在內一共有18人在群裡。從那時起,群裡的醫生們24小時在線為9號床病人服務,從疾病治療到心理撫慰,從音樂聊到飲食,在寧夏醫療隊員的開導下,她開始和醫護人員聊天,配合治療,心情開始好轉。伴隨心態的改善,她的病情也在好轉,根據3月3日最新的CT結果,病人肺部病灶明顯吸收。“再過幾天就能出院了,我們就是要讓病人不甘於屈服疾病,悲傷之中看到一種向上的力量。”徐力說。

  由於新冠肺炎病人的家屬不能到病區探望和照料,很多患者的家屬也在其他醫院救治,此時醫護人員們就承擔起了患者家人的職責。寧醫大總醫院腫瘤醫院護士朱玲,接班時不忘給13床的糖尿病人帶無糖餅干。中衛市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李莉娟護理的27床病人,是個90多歲的老奶奶,大小便失禁,每次李莉娟仔細幫老人清理排泄物,老奶奶雙手合一向她致謝。“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讓我們感覺自己的付出很值得。”她說。

  摟著你的睡衣入夢

  在5病區奮戰的中衛市人民醫院護士梁學娟是軍嫂,疫情開始后她第一時間向科室負責人報名並加入馳援湖北醫療隊的微信群,“我有2個女兒,年齡都小,確實有困難,說不害怕也是假的,但這時候需要醫護人員沖上去,我不想當逃兵。”分別時,她心如刀絞、淚如雨下,給2個女兒說:媽媽真的要走了。大女兒要她把睡衣留下來,說這樣每天晚上就能聞著媽媽的味道睡覺了。前幾天視頻時,女兒問她:媽媽的味道淡了,你是不是快回來了。在病區工作時,每當恐懼來襲或者憋悶的難受時,梁學娟暗暗給自己打氣,家裡有兩個孩子在等我,沒有那麼難,能扛過去的。

  由於接治了中衛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李莉娟和同事們從2月5日起就在賓館住宿休息,直到出發前往武漢她也沒和兒子見一面,臨行前,她給兒子發短信:媽媽要走了,等著媽媽勝利歸來。

  馬旭升是吳忠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作為男護士,工作時要承擔很多苦活重活,每次干活馬旭升總是說:讓我來。再苦再累他一聲不吭。3月6日,說起“兒子”,這個堅強的漢子兩眼通紅、一時語塞,“想兒子了,一個3歲,一個5歲,小的還不知道我來這麼遠的地方,以為我是正常上班。”說著他把臉轉向一側。

  在前線奮戰的醫護人員都欠家人一個答案,那就是:何時回家?他們無法給家人准確答復,但是給武漢的答案是:疫情不退,我們不撤!(記者 張賀)

微信圖片_20200306193849.jpg

寧夏醫療隊醫護人員護理病人。(圖片由寧夏援助湖北醫療隊提供)

(責編:吳隆重、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