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高峰眺未來

2020年01月16日10: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劉旻介紹世園會中信書店“自然書店”。記者 張稚丹攝

據開卷公司《2019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披露,2019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同比上升14.4%,碼洋規模達1022.7億元。

2020年1月8日,由中國出版協會和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共同主辦,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閱讀X論壇在京舉行。

據悉,截至2020年1月1日,開卷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觀測系統採樣覆蓋全國1萬余家實體書店和網上書店。開卷公司研究咨詢部經理馮小慧據此發布《2019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

圖書零售市場規模超千億

據尼爾森監控數據,2019年,除新西蘭、愛爾蘭、英國外,意大利、澳大利亞、巴西等國的圖書銷量同比皆為負增長。

在這種大環境下,2019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同比上升14.4%,碼洋規模達1022.7億元,保持較高增速。網店銷售同比增長24.9%,碼洋規模達715.1億元,小幅微增﹔實體店銷售同比下降4.24%,降幅較2018年收窄,規模為307.6億元。

2019年,新書品種規模為19.4萬種,較2018年同比下降6.7%,這跟全行業重視高質量發展及書號發放審核政策趨嚴有一定關系。2019年,圖書價格繼續上升,新書定價中位數從2018年的40元漲到45元。

2019年,《習近平在正定》在開卷暢銷書榜單非虛構圖書中排名第一,《活著》為虛構類第1名,少兒類第1名為《窗邊的小豆豆(2018版)》。

鑒於榜單前十強多為經典老書,開卷2019年推出新書暢銷榜。《習近平在正定》排在非虛構新書榜首位,《人生海海》排在虛構新書榜第一,《墨多多謎境冒險(28)—深湖暗影(陽光版)》排在少兒新書榜第一。

書店上架規則發生變化

自2016年網店碼洋規模第一次超過實體店以來,二者的此消彼長已成為趨勢。2019年,網店渠道的碼洋佔比達到了70%。

必須看到,網店高增速離不開折扣的強力牽引。2019年,整體網店渠道售價折扣由2018年的6.2折降為5.9折,打折力度進一步加大,而實體書店渠道售價折扣隻有8.9折。在此背景下,讀者越來越傾向於在網店購買,尤其是頭部產品和大眾暢銷品。

作家李洱曾說,我在網店隻能買知道的書,在實體書店才能看到意想不到的書,遇見驚喜。

我們的實體書店過得如何?

迫於生存壓力和吸引讀者的需要,在一輪輪改造升級過程中,實體書店不斷提高顏值並引入越來越多的商品品類,留給圖書的營業面積不斷減少。從開卷上架觀測系統來看,實體店圖書在架品種數不斷下降,高上架率的品種佔比也在不斷減少,但即便如此,在架動銷率依然在下降。在這種背景下,實體書店對上架品種的選擇會越來越慎重,隻有適合客流定位的圖書才會受歡迎。

未來的書店是一個產品

今年的閱讀X論壇主題為探索書店和出版的未來。倍閱·華師店、大河書局文化路第一小學校園閱讀中心、黃山新華書店濱江路店、Kids winshare文軒兒童書店、臨沂書城、覔書店方大城店、三聯韜奮三裡屯店、無料書鋪五馬店等10家書店獲選“未來書店”。

近年來,新型書店、新型閱讀空間的報道令人眼花繚亂,咖啡、文創、簡餐、手工、電影……多元化經營令不少人質疑是否偏離了書店的主業與核心價值。

實體書店首先要生存,才能言及其他。變,才能生存。從商業本質來說,可持續發展的直接體現,就是書店在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等關鍵數據上得到有效提升。首先是引流,其次是將流量轉化為圖書購買。

論壇上,中信書店副總經理劉旻分享了2019年北京世園會上的中信“自然書店”——開辦162天,用2000多種中外自然好書、8個系列主題文創、輕食(簡餐)及體驗,服務了130萬受眾,成為世園會文化打卡地。“我的世界是一座花園”的圖書主題裡,包含了《鮮花帝國》《棉的全球史》《絲綢之路》等圖書,你能夠了解到東南亞香料如何刺激西方文明的發展、美洲的玉米土豆滋養了無數人、發源於西亞的麥子在“一帶一路”變化出萬千種美食、東方園林影響了西方人對風景的認知,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連接了世界。你可以從美不勝收的手提袋、筆記本等文創上“聽見花開的聲音”,也可以坐在與藍天綠地毫無阻隔的平台,悠然享受咖啡、果汁、意面和炒年糕這些“自然的饋贈”,有讀者感嘆:“我願意在這兒待一整天!”

如果說,從社群到社會,從書店到生活,匯集“美好的思想和生活”的“自然書店”是高大上,那麼大河書局則是向下深耕,在尋找真正的閱讀群體和需求中生存和發展。大河書局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建峰注意到,整個河南省有各級各類學校(機構)5.36萬所,在校生有2647萬人。從河南全民閱讀現狀分析,接觸閱讀者0-18歲佔36%,40-49歲佔23%,他決定抓住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他們幫助學校將原有的圖書館改造為校園閱讀中心,有效解決了學校圖書館存書量不足、更新慢、借閱率低的問題。這裡既是圖書館、閱覽室,是學生們上閱讀課的地方,還是四點半課堂和校園書店。每個校園閱讀中心有2000余冊圖書,為不同年級的學生科學推薦適合閱讀的優秀書目。“我們不叫書店,叫閱讀中心。我們不僅依靠出版社生產的圖書發行掙錢,還要創新經營,為消費者提供增值服務來賺取新增利潤。”

開卷公司副總裁楊偉在總結中說,未來的書店將成為一個產品,圖書只是其中一個小品類。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書店群體正通過“重新定義消費者”的方式打造書店這個產品,無論是書店主題的設置還是圖書選品,抑或為這個消費者群體提供的相應服務。但圖書選品是書店之所以稱為書店的關鍵,是書店產品定義的核心和靈魂。(記者 張稚丹)

(責編:趙茉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