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刺骨,用力掀開厚重的門帘,溫暖的氣息扑面而來:眼前這棟溫棚裡暖意濃濃,滿地芹菜長得翠綠挺拔。“畝產6噸!這樣的溫棚,村集體有11棟!”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先進村摘掉了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的帽子,村黨支部書記楊志剛底氣十足:“2023年,村集體收入比上一年增加了20萬元,先進村終於村如其名了!”
在銀川,像先進村一樣摘帽的村子共有8個。2023年初,銀川市對照村兩委不團結不勝任、管理混亂、集體經濟薄弱等16種情形,在全市列出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經過挂牌整改,這些村全部“銷號”。
農業自動化,生產更高效。在賀蘭縣,這樣的溫棚實現了優質農產品的高產出,同時還解決了傳統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在習崗鎮新平村,養殖負責人遲宏偉介紹,一個水池能養2500多斤鱸魚,養殖密度是傳統魚塘的10倍。“幾乎每天都有餐館和酒店來這裡拉魚,我們是無污染養殖,大家吃得放心!”
高密度養殖,還能保持魚群活力,訣竅在於水質的適時淨化。“養魚廢水又臭又臟,容易造成農業污染。”遲宏偉說。
中衛市中寧縣有個大戰場鎮,從西海固等地移民而來的群眾斗風沙抗嚴寒,生活就是他們的“大戰場”。這裡的大戰場農民合唱團一開腔,就把我們給鎮住了。團員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都唱在了歌裡。
中衛市中寧縣大戰場鎮,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帶,40多年來從無到有,現有常住人口六七萬。從西海固等地移民而來的群眾斗風沙抗嚴寒,生活就是他們的“大戰場”。大戰場農民合唱團引吭高歌的,是他們自己的生活。
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獲悉:目前寧夏水土流失面積減幅達58%,年均入黃泥沙量由20世紀80年代的1億噸減少到現在的2000萬噸,水土流失狀況得到根本好轉,水土流失面積、流失強度實現“雙下降”。
寧夏地處黃河上游,長期干旱少雨,是全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多年來,寧夏按照“南部治理、中部修復、全面預防、重點監督”的思路,採取小流域綜合治理、坡改梯、淤地壩建設等措施,大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2023年水土保持率達到77.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
烏黑發亮的煤炭,如何變為燃油、烯烴等石油制品?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一片6平方公裡廠區內,鋼架林立,塔器雲集。經過1200多道復雜工序,便能實現“煤制油”的轉化,這裡便是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煤制油廠區。
“夏至剛過,紅梅杏要上市了。”6月2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張天祿三兩步攀上坡地,摘下一顆杏果,“山坡上種杏樹,以前是為了保持水土,現在成了老百姓的‘致富樹’。”
黃河、賀蘭山、六盤山、羅山,這“一河三山”是寧夏的重要生態坐標,也是黃河流域生態系統的重要構成。近年來,寧夏精心呵護黃河,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推進“三山”生態保護修復,“塞上江南”風貌一新。
干涸的紅花渠,時隔30多年第一次蕩起清波。開閘這天,李新海早早來到渠畔。水流嘩啦啦涌來,在渠底卷起土旋兒,潤濕了兩岸渠擺。綠柳成蔭,鳥兒歡唱。在附近社區居住多年的李新海不禁感慨:“有了水,附近的整條街都靈動了!”
曾經,一到灌溉期,水渠水閘長期不關閉,任憑黃河水漫灌甚至溢出,嚴重影響黃河生態安全。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實施方案(2024—2026年)》印發,提出自2024年至2026年,寧夏對被613處隱患點直接威脅到住房安全的群眾實施搬遷安置,涉及4400余戶1.7萬多人,從而最大限度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寧夏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中部干旱帶和南部山區地形地貌復雜、溝壑縱橫交錯、生態本底脆弱、地質災害易發。據統計,全自治區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038處。近年來,寧夏通過開展工程治理、避險搬遷、監測預警等措施,地質災害防治取得一定成效,但未能從根本上消除隱患。
同為沿黃省份,相距上千公裡的四川和寧夏,2023年11月攜手邁出用水權交易改革新步伐:在水利部支持下,寧夏以1800萬元價格,購得四川3年1500萬立方米的黃河用水權。這是黃河流域首單跨省域用水權交易。
在西吉縣,近年來林草覆蓋率逐年提升,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90.6%。據固原市林草局估算,2023年西吉縣農作物受害面積達8700多畝。寧夏回族自治區野豬專項調查技術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8月,西吉縣域內野豬種群數量約2600頭。野豬活動范圍不斷擴大,從山區向周邊村庄、農田等區域擴散。野豬在當地的致害農作物主要為玉米、土豆、小雜糧等。西吉縣平峰鎮盧溝村村民尹雷雷說,2023年夏天,他家的17畝玉米遭到野豬破壞,部分田地絕收。
銀川平原自古溝渠縱橫、湖泊棋布,擁有自然湖泊近200個。但隨著城市建設快速擴張,一些河湖濕地遭到破壞。
為了恢復濕地資源,銀川市開展了河湖連通建設。清理沼澤魚池、清退違規農田、改造河湖岸線、打通水流通道……“比如,閱海湖把原先用於灌溉的三一支溝挖開,再把典農河、大雁湖、七子連湖連通。”銀川市濕地保護中心副主任呂金虎介紹,如今的閱海濕地公園有1460多公頃的水域面積,水草豐茂、鷗翔魚躍。